01610课《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2 05:55:05 阅读 8382

10 《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

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论语》以及孔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理解课文大意。

2、 参照注释,抓住关键词,以诵读为主,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 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批判吸收儒家的哲学思想。

学习重难点】

1、 理解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

2、 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归纳每则语录的中心意思。

知识链接】作者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

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传**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停顿)

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

论( )语不亦说( )乎愠三省( )

传( )不习乎曾( )子罔殆( )

箪好( )之者肱笃( )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加点字词,疏通文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词语:时习: 说: 朋: 知: 愠:

译文: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词语:吾: 日: 三: 信: 传:

译文: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词语:有立惑。

逾矩:译文: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词语:故知可以:

译文: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词语:罔殆:

译文: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词语:箪堪:

译文: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词语:好乐:

译文: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词语:饭: 疏食: 水肱:

译文: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词语:三行从:

译文: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词语:川: 逝斯: 舍:

译文: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词语:匹夫:

译文: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词语:笃仁:

译文:文言知识积累】

1.概括归纳文中的几种文言现象。

1)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悦,高兴

2)古今异义。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人不知而不愠古义:了解;今义:知道。

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泛指多数,虚数;今义:数词,三。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许可 。

2. “而”的用法。

表顺接关系: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表转折关系: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专题一标题 论语 十二章第一课时课型。新。教案序号授。教学环境和。教室 多 笔记本 练习本。教学资源。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 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了解 论语 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2以诵读的形式,要求学生掌握前六章文中的字词。3.疏通前六章文...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论语 十二章导学提纲。2017年10月,第一节课,制作人 初一语文组。学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及 论语 学习重点 2 熟读成诵 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学习重点 3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学习难点 导学流程。1 基础感知。1 知识链接 孔子 前551 前479 春秋时...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论语 十二章。第一课时 前六章 学习目标 1 读准字音 停顿和节奏,朗读背诵前六章。2 利用工具书注音 解义。3 了解作品及作者相关知识。4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 论语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