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0 03:35:06 阅读 9884

理想的风筝。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教学目标:1.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多音字:翘。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难点:理解两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了6个生字及一个多音字;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读课文三遍,要求:读正确流利,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阅读参考书帮助理解。

一、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天穹(góng qióng)伫立(chùzhù)气喘吁吁(xūyū).擎着(qíng jíng)哽咽(yèyàn)旋转(zhuàn zhuǎn)..二、比一比,再组词。

慨()燥()拄()蜜()概()躁()驻()密()

二、课堂研讨。

一、激情导入:

1、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身残志坚,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你知道那些残疾人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身残志坚的老师。尽管和刘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但刘老师那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始终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刘老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作者在分别近30年后还对刘老师记忆犹新?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苏叔阳先生一起去认识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那——理想的风筝。

板书课题:理想的风筝。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带着问题轻声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2、学生轻读课文,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三、检查自读情况,了解课文主演内容。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请同学们合上书本,然后想一想,课文中哪一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教师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写刘老师的三件事并板书。

板书:笑谈腿疾。

旋转板书放飞风筝。

这三件事都是作者的回忆。

四、赏读春景,了解写法。

1、同学们,春天来的时候,你发现大地上有什么变化?2、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呢?大家轻轻地读读。

3、文中描写春天的方法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把春天给写“活”了?

4、我们再来读一读,就会感受到春的活力,春的激情,春的美好。三、当堂训练。

1、用横线划出括号里正确的字。

哪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幼)想的风筝,将(陪赔)(伴拌绊)着我的心,永远在(蓝篮)天上翱翔。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仰望()(的感情制作()(的笑容追赶()

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

22.理想的风筝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开发区中心小学潘攀。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三件事的描写,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 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3 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初步学习课文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

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理想的风筝 这篇课文的是作者是当代作家苏叔阳,文章由春天放飞风筝写起,回忆了当年已年过50,身有残疾的刘老师,全文以 风筝 为线索,回忆了刘老师用 女娲补天 的故事笑谈自己的残腿,讲课极好,亲手放飞风筝的情景。作者在细节回忆中加进自己的感受,生动展现了刘老师的乐观 坚强,对工作和生活强烈的...

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

一 导入。1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残疾人,面对自己的体残表现得非常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一蹶不正。但,有些残疾人,他们却以顽强的毅力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成为了生活的强者。2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老师。尽管和刘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但刘老师那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