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暑假在家,读了《通往幸福的教育》。作为一本教育类书籍,本书从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和教养的方式四个主题,对当下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解答。整本书的语言平易近人,没有什么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趣味性和可读性比较强。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可能更能引起有孩子的家长的共鸣。不过所幸,每个人都是从呱呱坠地的孩子成长而来,也必将经历为人父母的人生阶段,作为一个未婚女性,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首先,书中讲到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让我感触颇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从古至今,在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存在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思维定式:因为我怀胎十月给了他生命,因为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因为我省吃俭用为他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所以我的孩子当然是我的。
但是,其实当你的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于世的,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恶,有自己的情感,而不仅仅只是你的孩子。老人们常说“养儿防老”,我妈平时也会在我和我妹耳边念叨:“现在我对你们这么好,等我老了,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对我也这么好。
”但我更愿意相信那种无私的爱与付出是出于作为父亲和母亲的本能而非长远的投资,而孩子的孝顺与反哺也是因为爱而非知恩图报的感激。作为子女,我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思想。当父母的想法和子女的想法相冲突时,是独断专行要求子女无条件听从自己的,还是给出自己建议的同时尊重子女做的任何决定?
父母终会渐渐衰老,无法庇护子女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也都必然会经历挫折,你可以成为孩子受伤时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强的后盾,而不应该成为孩子人生道路的掌控者。
其次,关于家庭关系的看法。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未婚女性,但是我和我男朋友在家庭关系上想法一致,就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第一关系”。我有一个已经结婚生子的朋友,她和她老公谈了5年恋爱,结婚一年,孩子刚出生不久。
前段时间她向我抱怨,说现在和老公好像都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了,两个人在一起都是围着孩子在转。其实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随着孩子的降生,整个家庭的重心都会不由自主地偏向孩子,而夫妻之间的交流沟通却越来越少,妻子抱怨丈夫越来越不体谅自己带孩子的辛苦和付出,而丈夫觉得妻子越来越唠叨和暴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而是父母永无止境的争吵,在这样的坏境下,孩子又如何能学会爱?
每一个孩子在牙牙学语时都擅长模仿,而父母是孩子学习爱的第一老师,只有把夫妻关系摆在第一位,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才能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与被爱。以后,我要理直气壮地告诉我的孩子,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然后爸爸妈妈一起来爱你。
第三,关于孩子的学习问题。有的时候想想,人真得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在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受尽了被别人家小孩支配的恐惧,等到自己有了孩子成为了家长,却也不由自主让自己的孩子承受自己曾经承受的痛苦。
其实偶尔也和男朋友谈到过这类问题,比如以后孩子要是成绩不好怎么办?要是以后孩子沉迷于打游戏怎么办?至少目前我们还是觉得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他自己的天赋和特点,他可能擅长画画,也可能喜爱体育,他可能成绩优异,也可能口才突出……只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成绩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而其他的爱好在有的家长看来,就成了不务正业。但其实,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只是人生道路上一段短暂的旅程,漫长的人生之路,并不是由一时的成绩决定的。相信每一个人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例子,读书时成绩普通、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在大学毕业以后反而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拿着高薪。
应试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同时,也有它的缺陷。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成绩,但却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一生这么漫长,总得找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是吗。
最后,关于陪伴。在爱情里,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现在的父母,忙着工作,忙着努力赚钱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了平时对孩子的陪伴。
寒暑假,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到托管班、培训班,早上来,晚上走。之前碰到过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父母忙着赚钱,之前答应带孩子出去旅行的承诺一直无限延期,孩子因为这个事情一直闷闷不乐,影响了平时的学习和情绪。其实,孩子所希望的并没有那么复杂,不需要富丽堂皇的别墅,不需要锦衣玉食的生活,需要的可能仅仅是睡觉前父母的一个睡前小故事,或是周末全家人一起开着车去郊外踏青游玩。
父母忙着赚钱无可厚非,毕竟生活需要金钱来维持,但与此同时,陪伴也必不可少。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作为父母,参与孩子成长的机会也只有一次。
还没有成家生子,这本书也算是我看的第一本家庭教育类的书籍,对于那个还未到来的未知的人生阶段,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既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那么世界上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理念,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家庭和孩子;也没有一个“包治百病”的教育专家,可以住在你家里帮你解决孩子的问题。“你就是你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谁比你更适合教育好你的孩子”。
深以为然。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生命教育,让我们一起走向幸福 读 通往幸福的教育 有感。学校提出 以生命教育为特色 的理念已有十年,期间一直努力构建满足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的 德性 智性 灵性 三性共融 生命发展 的课程体系,更在党的十八大 十九大会议精神号召下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升华,追求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真正发展素质...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通往幸福的教育 读后感。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最大的感受就是,办公室从没有安静下来过,总是热闹非凡。班主任们总是不经意间讨论着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合我们的学生呢?班主任站在教育工作的最前线,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够通往幸福的教育呢?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呢?其实...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通往幸福的教育 读书心得。初接触 通往幸福的教育 这本书,是因为学校常规的暑期学习任务。在愉快的假期即将到来的喜悦下,我看了一眼书的封面,然后束之高阁了。再次拿起书已经是八月,掰着手指算算为数不多的假期,认命的拿起自己的假期作业。而这对与现在的我来说,真是非常庆幸的一件事。因为三川玲老师的书对于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