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上好第一课时教学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9094

把第一课时上出彩。

赵州桥》教后反思。

在习惯的思维中,第一课时没有什么意思,无非是学字词、读课文、理文脉,不像第二课时,可以重组文本,品味文本,容易出彩。语文教师在讲公开课的时候,也习惯性选择第二课时。但实践证明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

如果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就难求第二课时的精彩。第一课时究竟该怎样去上,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把第一课时的教学作为重点研讨的问题。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认真研究课本以及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给第一课时准确定位,扎实上好第一课时。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课《赵州桥》第一课时。经过深入研读,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识、写过程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初步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重点是落实识字和写字。教学难点是了解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初步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初读识字——再读感知——指导写字。

第一环节,我出示了关于桥的文字及**资料进行导入,让学生了解桥的相关知识,并自然揭示出了课题:赵州桥。接下来板书课题,让学生书空并齐读。

教研组看法: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了桥的资料,但没有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资料也只是一晃而过,未能很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

二、课题出示出来之后,可以让学根据课题进行质疑,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自己的想法:虽然紧扣了教学建议,但在学生搜集资料这一块做得不够好。应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知道哪些桥,了解哪些关于桥的知识,然后教师再出示关于桥的知识,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环节:读中落实识字教学目标。学生读文后,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先从字的直读、组词、识记字形开始,接着把生字放在词语中认,最后把生字融于句子中再认。

教研组看法:识字先随文识字,然后根据学生读书过程**现的错误读音,进行板书,再集中识字。不要读了一遍课文就出现一片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识,那样既浪费时间,又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

自己的想法:以往自己的随堂课一般采用的就是读课文后,板书读音及书写容易出错的字词,最后进行集中强调。在看了教学建议后,采用了这样的做法,是不是自己缺乏思考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有针对性的指导,既能节省出时间,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这次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流利地朗读,读完之后分段检查读书的情况。

第一段着重抓住赵州桥的简介,理解“世界闻名”的意思。第二段让学生说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指导读出赵州桥的雄伟来。第三段让学生运用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

紧接着,出示填空题,进行说话训练。在说话中,让学生充分认识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通过这样的一座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有了这样的铺垫,自然引出最后一段,让学生齐读,激起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教研组看法:读课文时,要让学生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学生会对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有更深的印象。在说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时,才不会想当然去说,仅停留在初始的印象中,不利于第二课时的教学。

自己的想法: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段的主要意思,这一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必要这样做。但是说说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从多个角度来说好呢?

还是仅仅围绕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来说比较好呢?

第四环节:指导写字。先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组词、观察字形,并交流这些生字在写时**容易写错,怎样写才比较美观。

接着,教师示范两个字让学生模仿,并在生字本上写。最后是展评。

教研组看法:写字环节落实得比较好,学生写的字也比较好。

自己的想法:除了每天下午固定的练字时间外,每次课文学习后适当训练一两个写字,对于学生把握汉字的结构有一定的好处。

没有缺憾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精心的设计与真正的课堂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不过教师预设得越充分,驾驭课堂的能力会更强。尽管大家对我这节课提出了很多的看法,但我依然很快乐,因为我觉得自己成长了。

扎实有效上好第一课时

作者 张荣。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4年第12期。摘要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 倡简 务本 求实 有度 的八字方针 朱作仁教授提出课堂教学 三实 真实 朴实 扎实。这些观念给我们以启迪,扎实 有效 读通 读顺课文并进行有效地识字,应当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追求。中图分类号 g620...

活化课堂扎实上好第一课时

作者 单兰章。科教导刊 2009年第11期。摘要语文教学中常将一篇课文的教学分成二到三课时,人们习惯将学生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为第一课时。本文就如何上好第一课时作了一定的 关键词第一课时指导兴趣。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一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分成二到三课时,人们习惯将学生...

扎实上好课文的第一课时

一 主题背景。有效教学是当前课改的关键,落实教学的有效性便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这个关键。真正落实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师们不断探索的课题。以往一遇公开课,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第二课时,这一课时容易让教师因课文内容的深入阐述而有精彩的展示。而第一课时似乎只能做些识字 写字 朗读 概括 初读感知,这其实是课文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