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的学习》读后感

发布 2023-08-21 06:17:22 阅读 9098

可见的“学”,可见的“教”

—《可见的学习》读后感。

今年暑假,学校分享了一本和教育教学相关的书——《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作者为新西兰人,约翰·哈蒂)。这几年学校推荐书目不断,从三年前开始的《一盏一盏的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到去年的《高效教师》,再到今年的《可见的学习》,这些书的内容分别从教师教学随记到名师教育方法实录,到聚焦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到充满客观数据的可见学习,使得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之余,能够借此不断思考教学的高效方法,发现实际教学过程中隐藏的本质问题,从而改进一成不变的低效的教学方式,可谓大有裨益。

而乍见本书的标题《可见的学习》,便引起我极大的好奇:什么是可见的学习?如何进行可见的学习?

在阅读之后发现,“可见”的意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让教师“看得见”学生的“学”,也就是教师始终明了自己的作用;其二是让学生“看得见”教师的“教”,即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的教师,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其中的第一点很好理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背诵、记笔记、做作业、考试等即是看得见的“学”,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关注与看重的;而第二点则是我们所忽视的,为何要让学生“看得见”教师的“教”?如何让学生“看得见”教师的“教”?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而在阅读中有一章节中谈到了一个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以独白为主,“学生逐渐学会‘课堂的游戏规则,常常人在心不在,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而教师则热衷于说话——澄清、总结、反思、分享个人经历、解释、更正、重复、表扬,等等’”(引自本书p82)。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即通常所谓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并没有独立的思考,更不会自我主动的发现学习的方法与能力——“限制和阻止学生话语和学生学习”。因而,让学生“看得见”教师的“教”就显得尤其重要,这种“教”,不是单凭教师一味的讲授能够达到的,而是需要教师不断的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学生的疑问困惑,找到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手段,以使学生逐渐成为自己的教师,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关于第二点——让学生“看得见”教师的“教”,在本书第六章也得到了相当的体现。书中作者认为,“大约70%的学生互动都不为教师所见或知晓。……为什么只有30%的部分是得以看见的?

……观察课堂的时候,很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一部分学生对正在进行的教学压根没有兴趣——他们大部分时间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引自本书p125)这模棱两可的状态即意味着学生注意力与思考力的分散,导致有些学生对教师的授课“似懂非懂”,甚至会导致一种“习得性无助,对学生而言只需要告诉他怎么做,他就会照做。”在这样的课堂过程中,学生看起来参与其中,实际上则逃避了很多学习环节中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会大打折扣,更不用谈“看见”教师的“教”了。

因而,在我看来,让学生“看得见”教师的“教”则更为重要,也更有难度。教学不应是以教师为主体,而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的教师,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这才是教学乃至教育的真正目的。除此之外,本书还有给人诸多启迪之处,比如书中“归纳出的八个心智框架,以便引导教师及学校领导者清楚地审视自己的角色与作用,对教学行动进行有效的反思与改进。

”这八个心智框架比之寻常的教育理论,更切合实际教学,更富有针对性,也更值得反复阅读与实践。而这些,换个角度去看,也是为了“可见的学,与可见的教”,这些便是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助益。

可见的学习》读后感

做灵慧的教育工作者。读 可见的学习 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 后感。拜读国外的译作总不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用法的差异,虽经译者整理,但总感觉还不是那么的流畅,总是需要我停下来,再看看作者真正需要表达的意思。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停顿,因为这刹那的思考,才让我惊讶的发现 可见的学习 最大程度...

可见的学习》读后感

可见的学习 读后感。西方人看文章惯于开门见山,不难得知 可见的学习 一书讲通过约翰 哈蒂的研究深刻讨论 什么是可见的学习 及证明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主导作用。作者在书中将 可见的学习 分为 可见的教 和 可见的学 无论是 可见的教 还是 可见的学 其核心都是 可见 作者提到的 可见 首先是指让学生...

可见的学习》读后感

读 可见的学习 有感。影响备课有诸多因素,要具备一个良好的报告系统,需要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先前学业成就和学习进展。了解先前学业成就不仅指识别学生的认知表现,还包括知晓他们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 心理韧性以及其他自我属性。其他还包括设定每个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关注从先前学业成就到目标成就的进展证据 正式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