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大作业什么是拉丁美洲的"文学**?
拉丁美洲文学**(西班牙文:boom latinoamericano)是一场发生在2023年代至2023年代之间的文**动,在那期间一大批相关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流行于欧洲并最终流行于全世界。
说起这场文学**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四位主将:阿根廷的胡利奥·科塔萨尔、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及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些作家受到欧洲和北美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秉承了拉美先锋运动的衣钵,向拉美文学的传统套路发起挑战。
他们的作品带有实验性质,并且十分政治化(这归因于拉美当时的政治气候)。“毫不夸张的说”,评论家杰拉尔德·马丁写道,“在2023年代南方大陆上有两件事比其他所有事情都更有影响,首先是古巴革命对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的广泛冲击,第二件便是拉丁美洲文学**,它的起伏与2023年至2023年古巴自由观念的兴衰息息相关。”这些新晋作家的迅速成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的作品是最早一批在欧洲出版的拉美**中(主要由像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先锋文学出版社seix barral这样的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分这个事实。
当然,弗雷德里克·m·纳恩也写道“拉美**家变得闻名世界是通过他们作品中对政治和社会行为的鼓吹,同时也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幸运的在拉丁美洲之外获得受众——通过翻译和传播,有时也由于作家们流亡他乡。”
二、窗体顶端。
二、什么是未来主义?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未来主义的滥觞最早出现于2023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
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
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兴趣涵盖了所有的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塑、诗歌、戏剧、**,甚至延伸到烹饪领域。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最早于2023年发表《未来主义者宣言》一文,宣扬他的艺术观点。宣言最先在米兰发表,之后刊载于法国的《费加罗报》上。
马里内蒂总结了未来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对陈旧思想的憎恶,尤其是对陈旧的政治与艺术传统的憎恶。马里内蒂和他的追随者们表达了对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热喜爱。汽车、飞机、工业化的城镇等等在未来主义者的眼中充满魅力,因为这些象征着人类依靠技术的进步征服了自然。
马里内蒂这种狂热的艺术观点立刻征服了那些米兰的画家们。波丘尼、卡拉和鲁索罗等人在视觉艺术领域发扬了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观念。鲁索罗同时还是一位作曲家,他将未来主义元素引入了**领域。
画家巴拉和塞韦里尼于2023年结识了马里内蒂。这些人构成了第一批未来主义艺术家。
画家和雕塑家翁贝特·波丘尼(1882-1916)于2023年发表了《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在宣言中,他声称:
我们将竭尽全力的和那些过时的、盲信的、被罪恶的博物馆所鼓舞着的旧信仰做斗争。我们要反抗陈腐过时的传统绘画、雕塑和古董,反抗一切在时光流逝中肮脏和腐朽的事物。我们要有勇于反抗一切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年轻的、崭新的,伴随着对不公的甚至罪恶的旧生活的毁灭。
未来主义者们将沉溺于昔日时光的行为戏称为“过去主义”,将这类人称为“过去主义者”。他们有时甚至对这些所谓的“过去主义者”们进行身体上的攻击。这些“过去主义者”包括那些对未来主义的画展或演出没有兴趣的人们。
未来主义者对现代战争大加颂扬,认为战争是艺术最终极的形式。一些未来主义者们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怀有深刻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些经历使得他们未来主义者公然支持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未来主义对20世纪其他文艺思潮产生了影响,包括艺术装饰、漩涡主义画派、构成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从20年代开始衰落,如今已经基本绝迹,很多未来主义艺术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然而,未来主义所倡导的一些元素至今仍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主义对年轻、速度、力量和技术的偏爱在很多现代电影和其他文化模式中得以体现。马里内蒂至今仍有很多思想上的追随者。比如,他的“人体金属化”的艺术主张在日本电影导演冢本晋也的影片中有所体现。
未来主义对网络化的现代社会也产生了影响,所谓的“计算机朋克”就是在未来主义的影响下出现的。
三、窗体顶端。
三、罗伯-格里耶的新**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窗体底端。罗伯格里耶反对人本主义,反对以意志赋予万物以“我”的色彩,认为这是一种人的**。传统的语言是把人的主观感受和判断加诸于物之上,而罗伯格里耶称之为“语言的**”,他强调的是对“物”的关注,追求绝对的真实。
四、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
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
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
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5、黑色幽默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有哪些?
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代表人物: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科马克·麦卡锡等。
论述题。窗体顶端。
试论述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
窗体底端。荒诞派戏剧是指2023年代至2023年代主要兴起于欧洲的一个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一词首先由马丁·艾斯林提出,他把它用作2023年出版的同名文学理论著作的标题[1]:
162。艾斯林认为这些剧作家的作品是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提出的哲学观念——“人生本来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的文学表达。这些戏剧的共同特点是:
类似杂耍,包含可怖的或悲剧的形象,人物处于无望境地、被迫重复无意义的举动,对白充满陈词滥调、文字游戏和废话,情节重复出现、或荒谬的展开,对现实主义的滑稽模仿或消解。主要代表有塞缪尔·贝克特、欧仁·尤内斯库、哈罗德·品特、让·热内、爱德华·阿尔比、瓦茨拉夫·哈维尔等。
荒诞派戏剧不关注合乎逻辑的行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是传统的角色发展,它关注的是人们被困在不可知的世界主体中,无论发生的每件事情有多不合常理。不可知性这个主题伴随着因言语匮乏,人与人之间无法有效交流的概念。马丁·艾思林所谓的荒诞,是“思想、纯洁与目的不可避免的贬值” 荒诞派戏剧就是要让观众“得出自己的结论,犯下自己的错误”。
“尽管荒诞派戏剧看起来没有任何情节可言,但它们有着自己的内涵,也可被理解。” 艾思林将“荒诞”的词典定义(**上指“不和谐”)与戏剧上的含义区分开:“戏剧中的荒诞是缺乏目的……一个人若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超验的根基断绝联系,他就会迷失;他的全部行为都会变得无意义、荒诞及无用。
”尽管荒诞派戏剧的语言是出了名的无意义,但其大多数对话却是写实主义的。当角色们诉诸无意义的语言或陈词滥调时——此时语言失去了自身的指示功能,于是在角色间制造出误会——荒诞派戏剧因而与众不同。 其语言总是有一定的语音学的、有节奏的、接近于**的质感,常常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喜剧趣味性。
例如尚·达迪厄在《theatre de chambre》中对语言的运用,和**剧中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与众不同的荒诞派戏剧语言,风格从无意义的陈词滥调,到杂耍歌舞剧式语句,再到无意义的胡话废话都有。比如,《秃头歌女》就是受到一本语言教学书的启发,书中的人物互相说着空洞的废话,这些陈词滥调用于不能算得上真正的沟通或交流。
同样,《秃头歌女》中的角色们——正如很多荒诞派戏剧中的角色一样——重复进行着充满了陈词滥调的对话而并非在实质上的与人沟通。有些时候,对话是刻意地隐晦的;荒诞派戏剧语言的隐晦程度仅次于让舞台形象具体实物化的诗歌。[119] 贝克特的很多戏剧为了激动人心的戏剧性场面而贬低语言的作用。
以“品特停顿”闻名的哈罗德·品特呈现了更多巧妙的隐晦语言,通常是角色们谈论的最重要的事情却被省略号或破折号代替。
外国文学专题作业
外国文学专题 作业评讲 2 一 填空题。1.鬼魂奏鸣曲 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斯特林保。2.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作品主要有格奥尔格凯泽的 从清晨到午夜 弗朗克魏德金德是 春情萌动 恩斯特托勒的 转变 3.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 变形记 审判 城堡 4.天边外 是奠定奥尼尔 填作家名 美国重要...
外国文学1》授课材料 2023年秋
外国文学1 目录。第一章古希腊文学 3 第一节古希腊神话 3 一 神话的内容 3 二 神话的特征 3 第二节 荷马史诗 4 一 伊利亚特 4 二 奥德赛 5 三 英雄史诗 5 第三节古希腊悲剧 6 一 悲剧概述 6 二 埃斯库罗斯 6 三 欧里庇得斯 7 第四节索福克勒斯 7 一 索福克勒斯悲剧的特...
2023年外国文学史 2 复习
2017年外国文学史 2 复习资料。1.红与黑 中的于连形象。2.高老头 艺术特色拉斯蒂涅 人生三课 3.呼啸山庄 艺术特色。4.德伯家的苔丝 人物形象。5.多余人。6.死魂灵 艺术特色。7.安娜卡列尼娜 心理描写。8.玩偶之家 娜拉形象。9.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艺术特色。10.老人与海 艺术特色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