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专题作业

发布 2023-05-18 16:25:28 阅读 2198

《外国文学专题》作业评讲(2)

一、填空题。

1.《鬼魂奏鸣曲》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斯特林保。

2. 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作品主要有格奥尔格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弗朗克魏德金德是《春情萌动》;恩斯特托勒的《转变》。

3. 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变形记》、《审判》、《城堡》。

4.《天边外》是奠定奥尼尔(填作家名)美国重要戏剧家地位的作品。戏剧写两个乡下青年的故事。

5.“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2023年发表在《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使用。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来意识的“绵延说”、“直觉主义”和“时间心理观”。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和支柱是无意识和性本能的理论。

6. 乔伊斯的主要**作品有**集《都柏林人》(1914)、《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33)、写作时间持续16年之久的《为菲尼根守灵》。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尤利西斯》。

7.《到灯塔去》的作者是吴尔夫。

8.“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福克纳虚构的一个**世界。其中最著名的长篇是《喧哗与骚动》。这部**也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品。

二、简答题。

1.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表现主义的特征。

常见错误:教材第一章有相关内容,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

2023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电影、建筑、诗歌、**、戏剧等领域。

大家对表现主义的理解可以从多种艺术的途径。

解题思路:1)类型化的人物形象;(2)如梦似幻的情节;(3)表现内在的激情;(4)强烈的反差对比;(5)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2.《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城堡》的多解性。

常见错误:教材101页的相关内容,此题比较简单,错误较少。

解题思路: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

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

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

3.《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荒原》的理解。

常见错误:《荒原》的现代性,主要是从其思想与艺术特征两方面来考虑。大家可以细读《荒原》第一章《死者的葬仪》主要写荒原和荒原上的人的意象。

诗篇一开始便写西方人虽死犹生的荒芜景象。诗人把他对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经过意识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戏剧色彩又富于启示录式的内心独白。诗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诗来震撼荒原人这个上帝缺席的现实,诗人之诗为我们传来了上帝回返的讯息,如此,《荒原》也才不是那种虽死犹生的绝望。

荒原意识也就是危机意识,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来拯救荒原。

解题思路:为了表现荒芜、病态和**的主旨,《荒原》彻底摒弃了浪漫主义诗歌以健康、美好、高雅的入诗的传统,而延续了象征主义诗歌,特别是《恶之花》选用病态、丑恶、卑微意向的理念。

荒原》具有思维上跳跃幅度大的特点。场面之间、意象之间的衔接常常显得十分突兀,这种大幅度的跳跃并非个别现象,而是贯穿整个诗篇的一个基本特征。

荒原》用典之多,在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是相当少见的。

荒原》具有明显的**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诗。

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

荒原》既有历史的透视,又有现实的观照。

4.什么是意识流**中的“内心独白”?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内心独白的概念。

常见错误:此题是一道名词解释,经注意从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两方面来进行解释。

解题思路:内心独白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常用手法,它是“默默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内心独白又可分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

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叙述者的叙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揭示语作引导。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揭示语的**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直接转换。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造**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初露给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生状态。

三、论述题。

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尤利西斯》主题分析。

常见错误:本题要从作品的人物特点、结构特点上去考虑,比较复杂。布卢姆苦闷彷徨,充满矛盾。

他对现实迷茫但又充满希望,无奈但又期待奇迹。布卢姆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和进取的目的,生活和事业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布卢姆的颓废,正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爱尔兰市民的孤独,迷茫和绝望。

乔伊斯将他十六年对于生活和社会的理解,都全部浓缩到了《尤利西斯》中,同时它又是一部价值超越了社会现实的著作,并且上升到了哲学的深度。

解题思路:作者以“尤利西斯”(希腊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罗马化名)作为书名,而且把这一天内自己**人物的活动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人物加以对应,还完全搬用了《奥德修纪》各章的名字,作者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古往今来的对照看一看今日的世界和今天的人,从而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缺点,却也不乏好的品质。但时代和社会,总之,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把他们造就成今天的这个样子。

布卢姆意志薄弱、苟且偷安、庸俗猥琐;斯蒂芬精神空虚[自甘堕落,生命力的下降,上进心的缺失;他俩的这肯性格特征不是偶然显现的一种特殊品质,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朝气蓬勃、精神高昂、奋勇向上的时代精神日已成为过去。

外国文学作业

畸形的爱为他掘墓 高老头。一 资料概述 1 篇目 丰富深刻的父爱悲剧典型 作者 曾玉宏。源自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年02期作者观点 一部 高老头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 父爱的悲剧 主人公高里奥溺爱两个女儿,将自己的全部钱财都给了女儿,结果反遭女儿遗弃,最后孤独怨愤地死去。作者根...

外国文学作业

问题1 影片是如何体现人物形象的对位与错位的?答 影片中的莎士比亚穷困潦倒,而他写的戏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的罗密欧却是大家庭的儿子,这种叫错位 影片的女主角是一个富家小姐,而朱丽叶也是一个大家族的女子,这种叫对位。问题2 影片是如何把握多重主题的?答 首先,本片有一个浅显的主题 通过莎士比亚与薇奥...

外国文学作业

最近潜阅了著名作家司汤达的 红与黑 与夏洛蒂的 简爱 读后令我感触颇深的是于连的两场爱情与简的爱情。于连的第一段爱情仅仅是想完成一个对贵族老爷们的报复,和满足他的虚荣心,所以他决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 取得成功 可是后来被德。雷纳尔夫人那颗善良,温柔,单纯心所打动,他疯狂的爱上了德。雷纳尔夫人。可是这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