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

发布 2023-05-18 08:10:28 阅读 8468

新高一数学衔接课程说明。

课程目标。初高中数学无论是在知识的广度和难度上,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刚升入新高。

一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因此我们编写了这套《初高。

中数学衔接课程》,旨在解决以上问题。

1.补充初高中脱节的数学知识、需要加深的初中数学知识等, 为高中学习铺路搭桥。

2.学习集合与函数等知识,使新高一的学生了解高中数学的基本特点、要求、学法及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自信心。

适用对象。新高一学生。

课时安排。授课时间:7-8 月,共计 10-15 次课,20 小时(一对一)或 30 小时(班组课).

课程特色。以初中所学知识为起点,逐步过渡到高一知识,注重在初高中知识之间搭台阶,平稳起步;对于高中。

新知识,注重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在知识衔接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的衔接。课程结构。

第1讲数与式。

第2讲一元二次方程与韦达定理。

第3讲一元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

第4讲集合的基本概念。

第5讲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6讲集合的综合复习。

第7讲函数的概念与定义域。

第8讲求函数的值域。

第9讲函数的解析式。

第10讲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值域综合复习。

第11讲函数的单调性(1)

第12讲函数的单调性(2)

第13讲函数的奇偶性。

第14讲指数运算。

第15讲对数运算。

第1讲数与式。

知识点一:乘法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2)立方差公式。

3)三数和平方公式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

5)两数差立方公式 .

典型例题】:

1)计算。2)计算。3)计算。

变式1:利用公式计算。

变式2:利用立方和、立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典型例题】

2)已知,求的值.

3)已知,求的值.

变式1:计算:

变式2:已知,,求的值.

知识点。二、根式。

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性质如下:

典型例题】:基本的化简、求值

化简下列各式:

3) 计算。

6)设,求。

变式1: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 )

ab. c. d.是任意实数。

变式2:若,则的值是( )

abcd.9

变式3:计算。

知识点。三、分式。

典型例题—1】:

1、分式的化简。

1)化简。2)化简

2、(1)试证:(其中n是正整数);

(2)计算:;

(3)证明: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有.

3、分式的运用。

设,且e>1,2c2-5ac+2a2=0,求e的值。

变式1:对任意的正整数n

变式2:选择题:若,则=(

a)1 b) (c) (d)

变式3:计算。

知识点。四、因式分解。

内容概述】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在分式运算、解方程及各种恒等变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技能。

因式分解的方法较多,除了初中课本涉及到的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外,还有公式法(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等等。

1、【典型例题】:公式法(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立方差公式:

(立方和公式)

(立方差公式)

由于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是互为逆变形,所以把整式乘法公式反过来写,就得到: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立方和(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差)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积的差(和)。运用这两个公式,可以把形式是立方和或立方差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12)

变式: 分解因式:(12)

2、【典型例题】:分组分解法。

从前面可以看出,能够直接运用公式法分解的多项式,主要是二项式和三项式.而对于四项以上的多项式,如既没有公式可用,也没有公因式可以提取.因此,可以先将多项式分组处理.这种利用分组来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

分组分解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分组.常见题型:

1)分组后能提取公因式 (2)分组后能直接运用公式。

例:分解因式。

3、【典型例题】:十字相乘法。

型的因式分解。

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一般二次三项式型的因式分解。

变式练习:1)x2-6x+5

2)x2+15x+56

3)x2+2xy-3y2

4)(x2+x)2-4(x2+x)-12

4、 拆项法(选讲)

分解因式。课后练习:1.填空:

4)若,则的值为___

5)若,则。

6),,则。

7)若,则。

8)若,则( )

(a) (b) (c) (d)

9 )计算等于( )

a) (b) (c) (d)

10)若,则的值为。

a. b. c. d.

2.化简:(1

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第2讲一元二次方程与韦达定理。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典型例题】例1.求下列方程的根。

例2.判定下列关于x的方程的根的情况(其中a为常数),如果方程有实数根,写出方程的实数根.

1)x2-3x+3=0; (2)x2-ax-1=0; (3) x2-ax+(a-1)=0 (4)x2-2x+a=0.

变式练习: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的范围:

(1)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有实数根4) 方程无实数根。

知识点。二、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内容概述】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实数根,则有: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x1+x2=, x1·x2=.

这一关系也被称为“韦达定理”.特别地,对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若x1,x2是其两根,由韦达定理可知:

x1+x2=-p,x1·x2=q,即:p=-(x1+x2),q=x1·x2,所以,方程x2+px+q=0可化为 x2-(x1+x2)x+x1·x2=0。由于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根,所以,x1,x2也是一元二次方程x2-(x1+x2)x+x1·x2=0的两根.因此有:

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2-(x1+x2)x+x1·x2=0.

例3. 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的值.

例4.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m2+4=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m的值.

例5.已知两个数的和为4,积为-12,求这两个数.

例6.若x1和x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2+5x-3=0的两根.

1)求| x1-x2|的值; (2)求的值; (3).

变式:若是方程的两个根,试求下列各式的值:

例7.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a-4=0的一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求实数a的范围.

例8.已知关于的方程,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的值。

1) 方程两实根的积为52) 方程的两实根满足。

例9.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1)是否存在实数,使成立?

新高一数学衔接讲义三

一 十字相乘法。1 因为 x a x b x2 a b x ab,所以可运用。x2 a b x ab x a x b 分解因式,例如 第一组 1 x2 6x 5 2 x2 6x 5 3 x2 5x 6 4 x2 5x 6 第二组 1 x2 5x 6 2 x2 5x 6 3 x2 8x 12 4 x2...

新高一数学

新高一数学暑期衔接课教学计划。高中阶段数学与初中阶段数学相比知识结构上有很大的变化,从初中到高中的过度阶段是学习数学的一道坎,以至于有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不适应数学的学习。衔 的数学授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对整个高中的数学知识结构进行一个初步了解。2 通过高一数学知识的讲解 点拨,让学生了解高中数...

新高一数学

剑桥学科培训学校暑期新高一数学测试。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50分 1.若u m n 则是 a b c d 2.集合a 的真子集个数是 a16 b8 c7 d4 3.设集合a b r,对应法则 d a r,b r,对应法则 7.下列函数中,在 0 上是减函数的是 ay x bycydy 8设集合,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