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活动记录 8

发布 2023-05-07 21:09:28 阅读 7919

安西路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2024年。

年级组。六年级。

学科数学。组长张瑞芳。

活动时间3月20日第四周地点办公室。

缺席。.圆柱的体积公式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混淆,后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在等底等高条件下),在教圆锥体积公式时,我们虽然通过课件进行了演示,还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了现场操作。演示把倒满水的圆锥里的水倒在圆柱里,刚好可倒三次,,也就是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满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关系。

但是在作业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忘了三分之一。3.应用公式解决实际能力较差。

本单元的难点是解决等积变形的应用题。例如: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25.

12米,高2.1米,把这些小麦装入底面半径是2米的圆柱形粮囤正好装满,这个粮囤的高是多少?这是比较典型的等积变形题目,学生在处理这题时出现几种:

第一种是思路不清,不知道要先求什么(圆锥的底面半径),再求什么(圆锥的体积),接着求什么,(圆柱的底面积),最后求什么(圆柱的高)。第二种是利用公式混乱,上题中牵连到圆的周长、圆锥的体积、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公式。第三种是计算、书写粗心,因为这一题计算繁多,步骤复杂,学生在书写时往往会眼花看错。

(二)、商量解决策略。

1、让学生在做题之前先画出相应的图形在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理清思路在。

3、补充课外习题,增加学生的解决知识的灵活性。

参加教师豆英、于高红、**虎、张瑞芳、李金振、教研课题及内容。

一、集体备课主备:豆英。

本单元学习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说明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3.

引导学生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圆柱的体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由于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直柱体,而且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由此可以产生猜想:

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积×高”。在形成猜想后,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在“圆锥的体积”教学时,还要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二、针对教材中没有出现概念等问题,共同整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一)、圆柱的特征(二)、圆锥的特征。

三、针对最近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体进行研讨(一)、出现的问题: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与圆柱的体积公式混淆。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与圆柱的体积公式,前者是底面的周长×高,后者是底面的面积×高。学生学习了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当学习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与前公式混淆。

教研组活动记录

教研组名称活动时间参会人员活动主题。主持人活动地点。远教资源室。电子教案 word文档的编辑和排版。一 主持人阐述本次活动的主题。二 成员围绕主题 电子教案的制作主要使用word进行排版,怎样制作出一份优质的电子教案呢?这就要灵活的使用word中的编辑功能。1 文档的编辑1 选定文本 拖动选定 选定...

教研组活动记录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时间。11月27日。全体生物教师李颖。中心议题。讨论通过生物集体备课工作计划。地点。会议室。年级。初。一 初二。参与人员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1 传达教研室精神 同研一节课 2 研究课题 拟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明确组内分工 内容 3 讨论通过生物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教研组活动记录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时间11.6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周次。地点全体老师。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一 学案的设计。学案的设计要以教案为依据,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 学习目标。二 重点难点。三 知识构成。四 学习方法。五 技能训练。二 先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