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发布 2023-04-21 10:35:28 阅读 3260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模拟试题。

1.填空。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2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5)目前,全国网民正在进行“国花”推选活动,下面三种花中,你打算选什么花为。

国花”?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入一句相关的古诗文名句。

示例:我选择杜鹃为“国花”,因为,花中此物似西施。

①我选择牡丹为“国花”,因为。

我选择梅花为“国花”,因为。

我选择荷花为“国花”,因为。

2.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3.绿洲中学对本校初一(8)班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及学困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出一周中教师对学生的主要评价,请根据图表提供的数据,筛选信息,按要求作答。(4分)

1)由上表的统计可以归纳出这样的主要现象:(20字以内)

2)如果从转化学困生的迫切需要出发,我们应该:(20字以内)

4.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主要情节。

5.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很曲折,请简述一则关于林冲的故事。

6.《伊索寓言》中“驴子和狼”的故事讲的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7.格列佛一共游历了哪几个地方?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2) 作者将莲与牡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品行的追求,对。

世风的厌恶。

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调头,转弯),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舵)。

1)用自己的话复述这则故事。

2)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10.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都江堰工程。

世界闻名的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76一前251年,时当秦昭王后期,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灌县。那里正当岷江自北向南从山地注入成都平原的总口道上。由于地势陡峭,江流湍急,夹带不少泥沙。

进入平原后流速骤缓,泥沙沉积,淤塞河道,再加上夏季雨量集中,山上雪水融注,常常发生季节性水患。

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李冰。他有渊博的天文地理学识,出任蜀郡守后,亲自对灌县、成都一带的岷江地势进行了周密勘察,吸取了前人治水经验,巧妙地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制定了修建都江堰的规划。

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密布在成都平原上的灌溉渠系组成。人们在岷江河道正中天然的江心洲北端,筑起“分水鱼嘴”,形状前尖后宽如鱼嘴,伸向岷江上方,将岷江分为东西二流,这是分水工程的枢纽。东流为内江,用以灌溉成都平原。

西流为外江,是岷江正道,主要用于排洪。为减少对弯曲河岸的冲刷,调节流量,在鱼嘴上游还修建了“百丈堤”和一道斜向的挑水坝。这一工程不仅有分流引水的功能,而且还可发挥自动控制水量的作用。

春耕季节灌溉用水量大,而岷江流量小,这时通过鱼嘴分流,六成水流入内江,四成水流入外江。夏秋洪水到来,这个比例便自动颠倒过来,六成外泄,四成内灌。所谓“分四六,平潦旱”,即指此。

鱼嘴及江心洲左右两侧筑有堤坝。面对内江的称内金刚堤,面对外江的称外金刚堤,二堤均高出岷江的洪水位,保证内江与外江相互分隔。沿金刚堤,设有湃缺,以备内江泄洪。

在内金刚堤南端,内江左岸虎头岩对面,筑起一座湃水坝,名“飞沙堰”。堰高设计以内江灌溉所需水量为准。当内江水量超过所需限度时,多余的水可从飞沙堰自动穿过江心洲,泄入外江正流。

如遇特大洪水,飞沙堰还会自动决堤,使洪水顺畅排出,从而保证进入灌区的水量不致为患。

内江水流至飞沙堰,为将其水引入成都平原的灌渠,须穿过湔山(今名玉垒山)伸向岷江的一道岩石长脊。李冰指挥民工在这里凿开了一个口门,状似瓶口,故名“宝瓶口”。它成为控制入灌水流的咽喉要道。

内江通过宝瓶口,经下段仰天窝等节制闸,一而二,二而四,一分再分,缓缓流入农田灌渠。利用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形成扇形自流灌溉网络系统。

宝瓶口与岷江正流之间,尚留有一座砾岩山丘,名“离堆”。宝瓶口小,内江水流至此受到扼制,于是在右侧“离堆”的顶托作用下,形成一个巨大的回旋流。正是这个人工形成的回旋流,将内江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卵石甩向飞沙堰,从而保证宝瓶口和下游灌渠不致淤塞。

都江堰被人们推为我国古代利用系统方法设计水利的优秀典范。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简单的几件工程,由于相互配合得巧妙,成功地实现了自动分流、溢洪排沙、自流灌溉三项效能。分水鱼嘴随季节自动控制流量,飞沙堰调节内江水位,自动排除泥沙卵石,宝瓶口顺利持久地将江水导入成都平原自灌系统。

都江堰工程造价低,质量高,功能多,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充分发挥整体优势的千古绝唱。

1)请概括“宝瓶口”这个主体工程的作用。

2)说说都江堰工程的整体优势是什么?

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多年后,苏轼(公元1037—2024年)的《水调歌头》写道: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等。

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2024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2024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它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它的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

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善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

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冬 让我陶醉。有人喜欢莺歌燕舞的暖春 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炎夏 也有人喜欢硕果累累的金秋。可在我眼中,最美的却莫过于冰清玉洁的寒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天是洁白的,美丽的,给人以诗的意境,令人在冬天的怀抱中快乐地嬉戏,让人陶醉,冬天,酝酿着一个银色的梦。我陶醉于冬天那纷飞的落雪。当冬天终于降临,世界...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三年级第二学期下册数学易错题集。一 计算。1 直接写得数。18分。7.1米 0.2米12.9千克 10.6千克 2 竖式计算。第 小题要验算 15分。3 脱式计算。9分。二 填空。16分。1 中午,当你面向太阳时 你的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2 晚上8时35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14时用普通计时法...

2024年福建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019 年中考模拟试卷 一 物理试卷。全卷共 6 页,六大题,共 33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1.下列科学家中,对 牛顿第一定律 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 阿基米德 b 伽利略 c 帕斯卡 d 托里拆利。2.以下词语描述的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 坐井观天,见识短浅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