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海口新海学校林日繁。
一、教学设想。
爱莲说》是长春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1课。它在全册文言文教材上有启下的作用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技术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二)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莲花图,提问:这是什么花?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了解体裁、走进作者、解读背景。
1.了解体裁。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道理。
2.走进作者。
周敦颐(1017-1073) ,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率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3.解读背景。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为人正直,敢于主持正义,不贪图荣华富贵。晚年在故乡庐山莲花峰下建舍讲学。
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边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过处,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清洁,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至今,江西省星子县还有莲池遗址。
五、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一)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二)听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三)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六、分组自学,疏通文意。
(一)分组自学,要求:
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
2.不懂之处,互相讨论。
(二)汇报自学情况,不懂之处,举手提出,可指名回答。
(三)正音、释疑。
七、合作**,品味赏析。
(一)**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
1.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讨论并归纳: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讨论并归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讨论并归纳:(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2)从体态香气方面:
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3)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5.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讨论并归纳: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喻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象征成君子。)
6.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来写的)
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来写的)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 (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
二)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点拨: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八、背诵积累。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九、归纳总结。
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十、布置作业: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仿写爱莲说,以爱---说为题,写一篇左右的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论语》教案语文版 福建专用
论语选读。1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2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
七年级历史第21课
七年级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制作人 杨博 潘远婷校对 廉爽使用时间 年月日。班级学号姓名。第21课诸子百家。学习目标 1 了解 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等基本史实。2 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 教育 文化方面的贡献。3 掌握孟子的主张及其名言。4 记忆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及其主张 理解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化石吟
21.化石吟。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2.理清诗歌的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3.了解化石,增进对生物进化的兴趣。重点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1.作者介绍。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奇hu n 幻 u 裹 藏 c n l n 葱 茏 zhu 卓 越骸骨 h i 潜行 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