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八单元集体备课

发布 2023-04-10 09:03:28 阅读 9141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一、 第七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五个信息窗分别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进位、不退位)、笔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2、第七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三、每课实化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设计。

信息窗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原虚化目标为: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是: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是: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竖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借助情境渗透环保教育。

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评价方法设计:请小朋友用小棒或计算器来帮忙,验证一下得数是不是38,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师: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拨计数器:

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一看就是38。列竖式计算:先写一个加数26,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最后计算6+2=8,20+10=30。

信息窗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原虚化目标为: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减法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与创造。

3、感受数学**于生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减法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评价方法设计:

1.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2、学生提问: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3、( 1 )**学习:①问:求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怎样列式?

板书: 47-32=②小结:求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

就是求47比32多多少?①猜想: 47减32得多少?

②验证: 47减32到底得多少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摆一摆;③组内交流。

( 2 )全班交流:a 口算:47-30=17 17-2=15b 口算:

40-30=10 7-2=5 10+5=15c 用竖式算。

信息窗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原虚化目标为: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对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方法设计:

1、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左边的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鱼?

2、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并根据**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可以引导其直接口答:较难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中,以后再**。

师:我们先来解决“左边的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鱼?”这个问题吧!

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呢?生:可以这样列式:

14+28=师:14+28怎样计算呢?请小朋友在小组中商量一下。

小组合作**学习。师:哪个小组愿意派一位代表说说你们的算法?

组一:口算组二: 列竖式组三:

4+8=12,10+20=30,12+30=42。组四:用计数器。

信息窗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原虚化目标为: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竖式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对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竖式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方法设计:

1、通过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水族馆里的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几种?

4、解决问题**计算方法。用计数器拨,用小棒摆。汇报计算方法。

5、结合演示过程学习竖式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5: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原虚化目标为:

1、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巩固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设买标本的情景,通过情景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的算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巩固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设买标本的情景,通过情景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的算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评价方法设计:

1、看图提出问题:小兰的妈妈打算为小兰买哪些东西,还剩多少元?

2、创设购物情景让学生体验两种付钱方式。

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整理人:雷翠华。

1、第八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两个信息窗内容为: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的关系及用厘米、米进行测量。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

二、第八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信息窗1:认识厘米。

原虚化目标为:

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初步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发展学生观察和操作能力。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

学生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有些什么?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1)每个学生观察直尺,并汇报。(发现了数字,长短不同的线、cm)。(2)教师出示直尺,让学生充分认识直尺。

(师板书:刻度线、刻度、厘米、0起点)同学充分认识了直尺,那你能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吗?(3)学生观察直尺,找出1厘米,并到黑板上演示。

(4)教师总结:(同学们找的很好,像直尺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同学们很聪明,从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那1厘米有多长呢,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5)学生观察尺子,并比划。(师导语: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像1厘米这样长的物体)生回答。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1厘米的物体,如(小方格,枕尺,笔记本,图钉)同学们从直尺上很快就能找到1厘米,那你能找到2厘米吗?(6)学生观察,到上面演示找到2厘米,并画出。(多个同学演示),然后学生自己找5厘米、10厘米,并用手比划。

信息窗1:认识米。

原虚化目标为:

1、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体会1米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量一量将1米转化成1米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

1、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体会1米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量一量将1米转化成1米的长度。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

1.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同样是一件衣服,为什么师傅和徒弟量的不一样呢?

2.先解决1米有多长?(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

(2)学生感受、比划1米的长度。(3)学生利用软尺量出1米的长度,观察是多少厘米。(4)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总结100厘米就是1米,1米=100厘米。4.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六单元集体备课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一 第五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四个信息窗分别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比多比少问题的解决。二 第五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球比一个数多...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一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三个 一是数数,读数,写数,认识计数单位 百 认识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二是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多得多 少一些 最多 等词语来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二 第三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一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三个 一是数数,读数,写数,认识计数单位 百 认识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二是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多得多 少一些 最多 等词语来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二 第三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