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版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比较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图形和图画的辨认和叙述,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理解“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这些知识对今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比较质量的多少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能力目标: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比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精神,渗透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的价值引导。(例如,“给挥汗劳动在田间的父母端茶水”、“搀扶老奶奶过街”、等,都体现了人文情怀、行为规。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范或伦理道德的价值,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了“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数学知识的存在,但还不会用专业的数学方法去比较,更不会准确运用数学语言去叙述。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进行准确的比较和叙述。单元教学重点。
经历比“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单元教学难点。
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2、三个量进行比较。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材料。2、
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模仿、有利于他们对概念及方法的掌握。3、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用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比较方法。学困生突破方法。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素材,开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时划分课题。
过生日(比大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出示)2、
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二、
合作研讨,探索新知、
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2、
接着观察主题图,你发现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1)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2)
分别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致。(3)
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a、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b、
说一说自己的理由。c、教师小结3、
动手操作,比较多少。
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
2)提问: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3)动手试一试。(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
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学生观察后,说出谁最大,谁最小。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学生活动小组演示汇报。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三、
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出示教材p19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2、
出示教材p19第4题(1)
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2)
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3、
完成教材p19第5题。
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过生日。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比大小教学反思:课题。
下课啦(比高矮、长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度叫高矮(长短),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爱(有长有短)。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探索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高矮、长短的概念教学难点。
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教具准备。
几根长短不同的尺子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问题引入、
出示几组高矮不同的物体的**,引导:他们一样高吗?为什么?2、
你是怎么知道到的?二、探索新知、
出示刚才的例子,随意标出高矮,有学生判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2、
你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高矮吗?以你身边熟悉的物体为例,**出方法来。3、汇报交流4、
强调:比两个认的高矮时,一定要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不能踮脚跟。5、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那么,要是需要给学生甲乙丙丁四人比高矮,又该用什么方法呢?请同学们认真讨论,并进行实际论证。学生汇报后给予肯定,并选择最佳方案。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估计、猜测,然后回答。1、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2、
学生分组活动,经历有猜测动手验证的过程,**比较物体、人之间谁高谁矮的方法。3、
学生分小组汇报交流。4、学生聆听。5、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进行认真的实验操作,总结出比较多个人高矮的方法。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7、
拿出学具(两根绳子)比一比,并说一说怎样比他们的长度。
学习永无止境。范文。
强调:一定要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并拉直,在比另一端。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21“练一练”第1题2、
完成课本p21“练一练”2—4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6、
学生猜测并讨论。7、
学生活动,比绳长,并总结方法。、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2、
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讨论交流第2、正。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跷跷板(比轻重)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
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学难点。
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小实验,感受重量。
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
2、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3、提问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4、引出“轻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轻重”的知识。
板书课题:跷跷板。
二、互动**。
说一说:看图说一说谁轻谁重?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往下沉得说明比较重,往上翘的说明比较轻。
看第二图:这次小老虎又跟其它的小朋友玩了,这次谁重?
提问:根据这副图,你能用“谁比谁轻”或“谁比谁重”说一句话吗?
提问:你能说一说,在他们三个当中,谁最重,谁最轻?
请一名同学到台上感受感受两个书包的轻重,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哪个轻、哪个重。
生:狮子比老虎重。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生:跷跷板重的一端会下降。
生:老虎比豹子重,狮子比老虎重,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2.掂一掂、比一比。
操作1:把你的数学书拿到一只手上,练习本拿到另一只手上,两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练习本和数学书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操作2:再拿出铅笔盒和语文书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谁轻、谁重?3.猜一猜、称一称。
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各一个。
提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究竟谁轻谁重?出示天枰来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23页“练一练”1---4题。
四、小结。同学们,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课。
学习永无止境。范文。件。
学习永无止境。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位置。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 14页。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课,教材提供一幅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画,让学生从中观察 发现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并按照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难易程度安排,其顺序 上下 前后 左右。左右的相对比较难...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单元教学目标检测试题。第二单元比较。班级姓名座号评分。一 数一数,照样子在 里面画 10分 二 看图在 内填上适当的数字。6分 三 在 里填写 或者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2分 1世纪教。四 想一想,画一画。24分 1 多的画 少的画2 长的画 短的画 3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比较。一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 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 大小 长短 高矮 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难点 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