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题 填空

发布 2023-04-03 21:35:28 阅读 2594

2019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题(填空)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受学习的最初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还需要通过做题来巩固。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题向大家推荐,欢迎大家参考!

1.先圈一圈,再算一算。

考查目的:利用直观图圈一圈,展现“破十”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破十法”。

答案:9。解析:根据题意,先圈10个中的6个,剩余的4与右边的5个图形组成9。

考查目的:利用直观图呈现用加法算式引出减法算式,掌握“想加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答案:12,3,13,4。

解析:对照直观图“想加算减法”,与一年级上册一图几式的呈现方式相呼应,便于学生理解。

想:14分成10和( )10—9所以14—9=(

考查目的:注重学生思考过程,以分步计算的方式,展现“破十”和口算过程。

答案:4,1,4,1,5,5。

解析:将思维过程具体化,充分感知“破十法”,理解算理。

考查目的:加减混合运算试题,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答案:7,8,15,3,6,2,9,10,5,18。

解析: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建议将先算出的得数写在算式下面,再和后面的数进行计算,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考查目的:能根据情境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整地列式解答。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答案:12-9=3,11-9=2。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解析:

题1用总数12去掉右边外面的9个,得到左边盒子里3个;题2用总数11减去圈出的9个就得外面剩下的2个。培养学生看图找所需条件及表达能力。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 直接写出得数。二 填空题。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里面有 个十。比。16大19小的数是 和 18里面有 个十,个一。前面的数是 17后面的数是 三 列算式写得数。1 今天我要做。14道题,已经做好9道,还要做几道?2 教室里有。12个同学,其中女同学有。5个。男同学有...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减法 不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主备人。20以内的减法 不退位 成员。课型新授。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学习有关20以内。教学目标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计算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过程。计算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练习题

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练习题 2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2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练习题。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练习题。身上滑腻腻喜欢钻河底。张嘴吐泡泡可以测天气。泥鳅。长得像 引诱小鱼虾。触手捕食物舞爪又张牙。海葵。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鲸。两眼如灯盏一尾如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