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

发布 2023-03-15 18:57:28 阅读 2475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科学知识领域及科学**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内容:

1、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学生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教材结构:本课分为两部分:(1)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

课文通过日出和日落的**,唤起学生已有的感受体验,接着指导学生用叠加拳头的方法测定太阳高度。(2)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这是本课教学的主活动,组织学生在阳光下观测物体影子的变化,并记下当时的时间。

在观察后运动手机筒模拟太阳来了解太阳的位置和影子长短方位变化的关系。

教学建议:1、在阳光下观察太阳的影子(重视观察前的指导)2、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画影子,并记录温度和时间)3、模拟太阳的运动,观察影子的变化(如何控制手电筒的运动)

2、太阳钟。

教学目标: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教材结构:本课分成三部分:(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

课文主要是用四幅**展示了四种日晷。(2)制作简易太阳钟。课文以**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两种简易太阳钟制作方法,一是小棍投影,石头标标影位;二是半圆纸上标刻度,纸板尖影映时间。

(3)手掌日晷。

教学建议:1、认识各种各样的日晷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日晷的**资料,重点启发学生讨论日晷的工作原理)2、制作简易日晷(太阳钟)3、玩手掌日晷。

3、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通用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教材安排:本课分成四部分:(1)从同一地区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现象背后的奥秘。

(2)模拟昼夜的成因。(3)推算昼夜区域和某地时间。(4)列举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几种昼夜成因观点。

教学建议:1、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最好找同一地点昼夜交替的录像画面对学生进行启发)2、模拟昼夜现象,**昼夜的成因3、阅读资料,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4、看月亮:

教学目标: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知道月亮的变化规律;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教材安排:本课分三部分:回顾生活经验,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2)观察模拟月相盒内的月相;(3)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月相,越多越好2、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相”变化3、连续观察月相,**月相变化规律4、交流月相日记,发现月相变化规律。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能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教材安排:本课分三部分:(1)了解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2)了解昼夜变化对动物的影响;(3)利用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改变昼夜长短能改变动植物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反映也生物对环境的依赖性。

教学建议:1、认识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了解林奈的花钟)2、认识昼夜对人的影响(展开关于生物钟的讨论)3、认识昼夜对动物的影响4、人为改变昼夜现象对动植物的影响。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领域里有关“光”的具体内容标准编写的,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

教材的编写以四个话题展开:

1.光的行进 (一课时)

2 .照镜子两课时)

3.研究透镜一课时)

4.七色光一课时)

1、光的行进。

教学目标:学生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让学生联系各种光现象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并且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教材结构:本课分成三部分。(1)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课本中选取了4幅插图具有代表意义(阳光、星光、萤光和灯光),其中有自然光源,也有人造光源,有热光源,也有冷光源(生物光源)。(2)光线是直线传播的。课文中提供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3幅插图,夜晚汽车的灯光、透射过密林和乌云的阳光,以唤起学生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

再通过手电筒的光穿透过所有纸板照到墙上,让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进行验证。(3)小孔成像。通过阅读和制作实验,让学生一边亲自感受这个神奇的现象,一边动脑筋为之作出合理解释。

教学建议:1、认识光源时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分析,这四种光源有什么代表性?教师要提醒学生辨别真假光源。

2、在研究光线直线传播时,可以让学生先猜想光是怎样行进的,通过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样一个科学**的过程,让学生在科学**过程中了解、体验到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为以后更好的学习理解光的反射、折射奠定基础。有关小孔成像的知识,我们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增加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小实验,让学生从现象入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由教师介绍小孔成像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小孔成像的认识,再通过制作并玩一玩小孔成像仪,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孔成像的认识,满足学生喜爱“动手做”的愿望。3、在材料设计方面,教师要准备一些光源和光直线传播现象的图像资料,还有学生**活动的材料,如:

手电筒、中间有孔的纸板、制作小孔成像仪的材料、剪刀、胶带、小纸箱、半透明纸、大头针等。

2、照镜子。

教学目标:通过玩平面镜,使学生认识到光在行进中遇到镜面会发生反射的现象;通过制作万花筒或潜望镜,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拓展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知道还有凹面镜和凸面镜,凸面镜可以起到反映大范围景物的作用。

教材安排:本课安排了如下7格活动,让学生用镜子**光的反射现象。

1)照镜子游戏。3幅插图,第一幅图是镜子与人脸平行,是我们平常照镜子的方法,镜子中的像与本人是左右相反的;第二幅是镜子与人形成一定的角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状态下镜子中的影象会发生变化。第三幅是两个学生做照镜子的游戏,让学生感性认识到光路是可逆的。

(2)改变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第一幅图是两面镜子的角度成90度,镜**现三辆玩具车,成60度,镜**现五辆玩具车……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其**现的影象就越多,这是两面镜子在相互映照产生的。影象个数=(360度÷两镜的角度)-1。

第二幅是两面彼此平行放置的镜子中所映出的影象。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光线在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改变传播方向。(3)制作万花筒。

让学生对光学更加感兴趣。(4)日光打靶游戏。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5)制作潜望镜并解释其原理。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光线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现象,并能够画出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图。(6)照曲面镜。

会使学生对镜子的反光现象做更深入的**和思考。凹面镜的影象是上下颠倒的、放大的;凸面镜的影象是正立的、缩小的。反光镜和转弯镜都是凸面镜的运用。

凸面镜都起着大范围景物的作用。凹面镜起着聚光的作用。(7)找一找身边的物体,什么东西能照出物体的影象?

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让学生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都像镜子一样具有较强的反光能力,从而使他们对镜子的成像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建议:1、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生活中都照过镜子,玩过镜子游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因此本课一开始教师可以出示一面镜子,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你们用过它或用它做过游戏吗?”“你们是怎么做的?

”接下去安排三个小游戏:第一个是玩一面镜子;第二个是玩两面镜子;第三个是玩多面镜子。这几项内容关键是要组织好,完全可以引起学生很高的兴趣。

2、在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画一画、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等。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3、在照曲面镜时,可让学生先**一下:把平面镜弯曲,会照出什么样的像?

再让学生去观察,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的能动性。4、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一个个游戏或制作活动作为知识的载体,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3、研究透镜。

教学目标: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知道有凸透镜放大物体、会聚光线和使物体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多种用途。作为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知道还有一种中间薄、四周厚的凹透镜,凹透镜与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望远镜。

教材分析:本课以五个活动来开展教学的。

1、观察并**水滴、水杯对物体的放大现象,让学生发现当水面为球型或弧型时,水柱为圆形时,会像放大镜一样将物体放大,为**埋下伏笔。

2、观察了解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的。图中展示了三种放大镜,是学生认识到“凡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都是凸透镜。3、研究放大镜有那些作用——放大、聚焦和成像。

图中展示了三个作用的图示。其中放大和聚焦同学们经常能够接触到,关键是成像作用,这是**的重点,要使学生通过实验和测量,认识到成像的规律。4、凸透镜的多种用途。

照相机、显微镜和老花眼睛。5、研究凹透镜,并尝试做一个望远镜。

教学建议:1、本课是在《光怎样行进》和《照镜子》基础上的进一步延续,玩放大镜是**光的折射现象。如果让学生一下子说出光的折射是怎么回事,他们恐怕很难说清楚。

因此,本课首先让从一滴圆形的水珠、一只装满水的圆柱玻璃杯、一个凸起的弧形水面等物体都具有放大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际情况,对成像作用要给时间,在材料设计方面,教师要提供足够的实验器材,并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3、教师要多准备一些有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仪器,让学生认真观察,理解透镜的应用。

透镜的组合是一个拓展活动,教师可以放手学生课外去研究和交流。

4、七色光。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日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的,通过三棱镜的实验证明彩虹是阳光的色散形成的,这里渗透牛顿研究七色光的科学史教育。通过做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限奥秘。

教材安排:本课以七个活动来开展教学活动的。

1、制造彩虹。用面对阳光,喷溅水珠达到制作彩虹的目的。2、分解阳光实验。

展示了三棱镜和斜放在水盆中的平面镜分解阳光的方法。3、阅读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了解科学史和科学精神。

4、把七色光合成为白光。这是牛顿说服对方的重要实验之一。5、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由不同颜色线条构成的图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6、混合红、绿、蓝三色光,让学生知道光的三原色。7、了解大自然中美丽的色彩是光的色散、光的吸收与反射形成的。物体所呈现的色彩,取决于它反射那种色光。

教学建议:1、在制作彩虹时,要让学生想一想,除了雨过天晴后会产生彩虹,还会在什么时候看见彩虹。让学生思考。

用水珠制造彩虹时,要选择树,眼睛要向树冠上看,不能让学生直接用肉眼去看太阳,以免灼伤学生的眼睛。实验时要注意选择背风处,以免水雾吹散。2、光的色散合混合可以同时进行。

3、对学生阅读牛顿的故事时,要让学生理解坚持真理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只有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才能使别人信服。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2015 2016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电。子。备。课。黄玛丽。甘亭星海学校。目录。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2 第1课太阳和影子 2 第2课太阳钟 4 第3课昼夜的交替 5 第4课看月亮 7 第5课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9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1 第1课光的行进 11 第2课照镜子 12 第3课研究透镜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2 连线题 1 下列物品中,那些属于简单的机械 那些属于机器?用线连接起来。胶把钳自行车镊子螺丝钉取瓶器筷子缝纫机挖机 简单机械机器。2 把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3 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自行车龙头工作部分大脑 电缆 完成简单的反射动作。自行车链条动力部分脊髓司令部 传递信息。自行车车轮操...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练习

a b c二 科学小实验。3在学习 岩石与矿物 单元时,我们用许多方法认识了矿物的性质,清根据课堂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 在认识矿物的颜色时,我们使用的方法是石墨的颜色是 色的。2 在认识矿物的硬度时,我们用指甲刀 玻璃作为工具来判断矿物的硬度,手指甲能划动为软 自然界最坚硬的矿物是 3 除颜色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