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过关测试试卷

发布 2023-03-15 07:52:28 阅读 7066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语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41分)

1、卷面书写与整洁:(5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guǒ( 藏海市shèn( )楼预zhà( 一shà( 间喧xiā( 静ì( 更胜一hòu( )漫轻yíng( )葱lǒng( )

3、古诗填空:(8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

(2) ,似曾相识燕归。

(3)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中秋佳节面对皎洁的明月,你会想到那两句古诗?请写出。,

(5)《山市》的作者是清代的学家 (人名), 世称“ ”本选自《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富有艺术感染力。

b. 能否**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d. 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

5、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是( )3分)

a、高积云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b、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

6、名著阅读:(4分)

(1)“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传》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2)司马昭之心——(诸葛亮用空城计——(

7、仿写句子:天空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的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的排列着。(注意修辞手法以及句式。)(4分)

海上的波涛, ,

8、星期一的早晨,你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由于考虑失主的担心,你一直没有离去,直到失主了,才放心的去上学。但是此时早读已经开始了,你的平时的所作所为致使班主任没有问清原因,就让你罚站、写检讨。当时你没有任何异议,以维护校规校纪,同时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事后你想向老师解释一下。请写出一段话,既把情况解释清楚,又不失礼貌。(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超过)(4分)

二、现代阅读:(34分)

(一)(20分)阅读《看云识天气》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大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9、(3分)中加点的词“招牌”怎么理解?

10、(3分)为了说明云“姿态万千”的特征,中连用8个比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3分)第②段中的“常常”、“往往”能够删去吗?为什么?

12、(4分)说说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

13、(3分)云的特征是: (用原回答)

14、(4分)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二) (14分)课外阅读。

①森林涵养水,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②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

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③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它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

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起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④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

15、阅读全,简洁地回答森林的两大功劳。(4分)

16、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4分)

17、将“森林”说成“地球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

是 。(2分)

18、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除了中介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恶化?请举出两例。(2分)

19、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森林资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某年武汉市**在全体市民中民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现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2分)

三、言阅读(25分)

(一) 山市 (19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小;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20、解释下面加点字。(8分)

数年恒不一见而楼上人往屑屑。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裁如星点。

相顾惊疑碧瓦飞甍。

危楼一座人烟市肆。

21、选出释义有误的一项:( 3分)

a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b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

c 恒不一见:永远不能看见一次。 d黯然缥缈:昏暗得看不分明。

22、(2分)“一切乌有”中的“乌有”一词意为 ,有一个含有“乌有”的常用成语是。

23、翻译下列句子。(3分)

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24、划线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二)(6分)自护其短( 北人食菱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25、解释字词:(2分)

仕: 啖:26、翻译句子:(2分)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27、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四、写作(50分)

28、题目:《我可爱,因为我。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有具体的事例。3、不少于。

初中七上语第四单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略)

二、现代阅读。

(一) 9、 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10、这样写不仅准确、形象、生动,而且有动态感,同时能激发读者去想象云彩奇妙变化。 。

11、不能。这两个词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况是这样,体现了说明语言那的准确性。

12、表明了物候现象与地势高低有关。

13、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14、 不能。因为“气候”一般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天气”往往是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

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或数天较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所以用“天气”恰当、准确。

(二)15、第一:雨水多时,森林贮水;雨水少时,人们可利用森林涵养水。第二: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空气。

16.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

17.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18.如:水土流失;动物家园遭受破坏等。

19.要求有一定的可行性,用语简明、得体,有一定的警示性。

三、言阅读(25分)

(一) 20. 经常匆匆忙忙像山洞一样才看飞檐高集市;

21、 (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22、 没有,消失 , 化为乌有。

23、 (又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

24. 主要写“危楼”的出现及消失的过程。

(二) 25、做官吃。

26、那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27、寓意:这个故事是说一些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强辞夺理,结果更被人取笑和看不起。

附:译: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就没有见过菱角。

”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是想用清热呀!”人家问他:

“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四、28、写作:(50分) (略)

七年级语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过关测试试卷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过关测试试卷。初中语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过关测试试卷初中语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过关测试试卷。初中语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过关测试试卷。班级学号姓名 一 语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41分 1 卷面书写与整洁 5分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 zhu 连洗zhu ch 形玲珑t 透。c 然长逝 n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过关测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41分 1 卷面书写与整洁 5分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 zhu 连洗zhu ch 形玲珑t 透。c 然长逝 m n 灭 di n 污心ku ng 神怡。3 填空 10分 1 题破山寺后禅院 写美丽的山水使人心灵愈加沉静的句子是,2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 晕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武穴市实验中学胡云峰陈水明。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2008年12月31日。整合情境教学课例单元测评模块。目标能力。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理清文章的思路 品析文中的关键语句 联系生活体验谈感受。晕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