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

发布 2023-03-12 11:19:28 阅读 3797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提纲

喀喇沁旗锦山五中。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中考考纲】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1.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新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3.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5.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承认老师的差别。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尊重老师理解老师。

主动交往。走进老师,了解老师,6.我们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学相长的意思?)。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7.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4.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8.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重点注意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

9.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亦师亦友的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10.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3.我们应该主动关心和理解老师。

11.与老师发生分歧该怎么处理?

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第七课亲情之爱。

中考考纲】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1.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的)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的)

3)家是我们生命的居所。

3.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4.我们如何孝亲敬长?

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尊敬。倾听。感恩,父母

5.我们如何体味亲情?

每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份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不能否定亲情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即使我们的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但亲情仍旧在。

6.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进入初中之后我们与父母关系发生什么变化?)

1.进入初中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希望父母像对待**一样对待自己,不干涉自己的生活,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7.我们如何与父母沟通?

1.爱是需要呵护的。爱在沟通中加深。

2.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3.我们可以尝试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4.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8.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注意事实。 把握时机。 留意态度。 ④选择方式。 ⑤考虑环境。

9.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规模、观念、结构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 。

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10.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a.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 b.**社会和人生问题;

c.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d.创建学习型家庭;e.参与社区活动 。

11.家庭中为什么会存在矛盾?

在—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

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

12.怎样建立和谐家庭?

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城冲中心学校2017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 5分 1 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集体的联结度跟以下哪个因素无密切关系。a 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b 集体对成员的熏要性。c 成员间的默契程度d 成员的数量。2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1.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在 师说 中明确指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表明。a.学生热爱老师。b.老师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唯一 c.老师是学生最真挚的朋友。d.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2.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教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考试试题

课时练 期中期末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时练。第三单元测评。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请你选择 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对于集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a.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人数的多少b.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c.团结就是力量。d.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