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期末材料复习。
1、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请问我国哪个远古居民最开始“钻燧取火”的?
钻燧取火”对人们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洞下宇,以待风雨。
3、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这段话说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他用的什么方法达到目的的?
4、华夏民族,以来,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华夏是也。
这段话说明我们华夏族是如何形成的?
5、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这段话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西周时期,为了加强对“王土”的管理和对“臣民”的统治,周王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上述资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
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从材料看实行这种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9、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杀殉”是什么意思?
10、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祀”也是国之大事呢?
11、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这段话反映了西周的什么社会制度?
12、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桓公”指的是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君主?
为什么他能“一匡天下”呢?
13、(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从材料看,秦孝公为什么要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14、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殷”指的是哪个朝代?
材料说明那个时期已经有什么了呢?
1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中说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水利工程?
天府”指的是现在的什么平原一带?
1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王”指的是谁?
1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最开始“作难”的是谁?
你能回答材料中所提的问题吗?
18、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1)你能说出董仲舒提出了一个什么建议吗?向谁提出的呢?
(2)“孔子之术”指的是什么?
19、堰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堰”和“上”分别指的是谁?
(2)“上从其计”发布的政令是什么?具体内容如何?
(3)有人说这一政令巧妙的解决了汉武帝的难题,难题指的是什么?巧妙在**?
20、卫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部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他的主张是什么?
(2)文中的孝公指哪国国君?哪一年任用商鞅变法?
(3)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1、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黄帝”。命为制,令为诏,除谥法。
材料二: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1)文中的“王”指的是谁?“初并天下”是何意?发生在何时?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3)这两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2、丞相李斯曰:“…辰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帝曰:“可”。
(1)上述说的是何时何事?“帝”指的是谁?
2)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23、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汉书》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泽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宜数十万顷,膏腴质地一金,颥渡之间不能比也。
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鲁盐杞梓(条编)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史记》中概括的江南经济情况如何?
2)《宋书》中概括的江南经济情况如何?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24、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今天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立场上对“魏主”作一简要评价。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阅读题
材料阅读题。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 江夏郡王 李 道宗珠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材料二 元朝,设 中书省 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地方设 行中书省 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地统治,等边陲地区都处在 管辖之下。材料三 清朝,地区与 的联系更加紧...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
七年级 历史 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年,杨坚 隋文帝 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隋朝时,惠州地区成为州郡治所所在地。3 隋文帝统治的措施 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强 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4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是...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复习提纲
四 识记 知道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的字体。1 甲骨文 七上 46 商朝时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 出土地点 河南安阳 殷墟 意义 记录了商王的活动与商朝的政治 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2 金文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