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我的老师》当堂检测苏教版

发布 2023-03-09 16:04:28 阅读 4452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我的老师》当堂检测苏教。

版。拓展训练)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

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1、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4分)

2、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

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

2)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

3、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4分)

4、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4分)

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教学设计第3课《羚羊木雕》

第3课羚羊木雕。教学目标。1.抓住对人物的描写部分,从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2.了解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3.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生活表象 深刻领会文中所蕴涵的待人处世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诚的心理与父母沟通。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导入新课。同学们,...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语文版

2019 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山中避雨 教案语文版。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体会 乐以教和 的主旨。2 品味平易而生动的语言。3 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4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 乐以教和 的主旨。教学难点 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短文两篇》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 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短文两篇 精品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 自然流畅的风格。2 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3 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 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学习重 难点 1 感受作品语言柔美 细腻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