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发布 2023-03-07 18:44:28 阅读 8830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1)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及他们的概况(2)中国原始社会的历程。

学习难点: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学法指导:

1、理清历史线索。

2、列表提炼:本单元知识点较多,可以把要点提炼出来列表整理,帮助记忆。教学过程复习导航。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代表文化元谋人北京人。

距今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

十万年。工具制造会制造工具打制粗糙的石。

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用火知道使用火使用天然火。

社会状况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过着群居生活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懂得爱美,死后。

埋葬。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会人工取火。

二、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原始人类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发现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生产工。具骨制耒耜,已使用磨制石器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住房干栏式房屋、水井。

用具制造陶器、玉器、乐器制造彩陶。

穿着。长江流域。

学会纺纱织布制衣。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

三、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3、尧、舜、禹时期,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4、公元前2024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课堂练习:

)1.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有可能见到的情景是a.山顶洞人正在缝制兽皮衣服b.北京人正把捕获的猎物放在火上烤。

c.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d.河姆渡人正在种植水稻假如你想穿越时空,()2.

学完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后,小明画了一幅某远古居民生活的图画,画中有十几个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有的用骨针缝制衣服,有的在钻木取火烧烤食物,有的脖子上戴着漂亮的装饰品,画中画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

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3.2024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挖掘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

遗址。在遗址中有稻谷、稲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原始居民遗址d.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4.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a.已经会人工取火b.过着群居生活c.种植粟d.会制造陶器。

)5.黄河和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何,下列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江流。

域繁衍生息的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元谋人遗址d.北京人遗址。

)6、在原始社会里,没有剥削与压迫,没有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人人平等。这种情况在哪一位首领执政时开始改变:

a、黄帝b、尧c、舜d、禹7、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

材料。二、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他有什么贡献?(2)、、材料一中的“平定蚩尤乱”所指何事?

有何影响?(3)、材料二中的“神农”指的是谁?他又有什么贡献?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1 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及他们的概况 2 中国原始社会的历程。学习难点 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学法指导 1 理清历史线索。2 列表提炼 本单元知识点较多,可以把要点提炼出来列表整理,帮助记忆。教学过程复习导航。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 代表文化元谋人北京人。距今时间距今约...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时段 从距今约170万年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至约公元前2070年 中国最早的国家 夏朝出现 单元特点 这个单元的内容主要是抓住一个词 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的。第一部分讲的是 旧石器时代的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它...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20课 人教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一 北方的统一。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二 民族大融合。1 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 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2 北魏孝文帝改革。1 迁都洛阳 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2 汉化政策 学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与汉通婚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