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发布 2023-02-23 19:28:28 阅读 8025

剑阁武连职中王群忠 2005.9.6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

知识与能力]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考古新发现图。

第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应用多**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导入新课:

1、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

2、 北京人。

发现时间:2023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3、 山顶洞人: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过程。

1)教师出示**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3)展示历史**: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

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 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五)推荐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

附: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第 3 课华夏之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方法:采用讲述、合作、**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学资源] 结合本课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

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讲授新课。一、炎黄战蚩尤。

出示问题: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二、黄帝---人文初祖。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三、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

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人文之祖。

课堂检测: 课外延伸: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课外作业:从你得到的寻找历史的途径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及其所得看书整理笔记。

1、 p16页的练一练。

2、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间( )名称( )思考回答。

记录在预习本上要求:课后通过查找有关的资料,精心筛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剑阁武连职中王群忠 2005.9.

6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 [知识与能力]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考古新发现图第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4 变法意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附 板书设计 一 ...

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2课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 秦灭六国及其意义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2 能力培养 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情感态度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 对封建 主义 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课时 1课时。课...

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 9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甲骨文 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 战国的24节气 知道扁鹊的成就 了解屈原和编钟。2 过程与能力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 处理 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