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测题。
一、 填空题。
1. 官渡之战前,曹操占据。
2. 赤壁之战中,指挥连军火攻曹军的是。
3.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
4.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5. 三国鼎立形成后,整体实力最强的是。
6. 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在吴国最发达的是。
7. 西晋的都城在。
8. 五胡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9. 灭亡西晋王朝的民族是。
1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11. 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因素是。
12. 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
13.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在。
14. 北魏孝文帝是少数民族的政治家。
15. 北魏孝文帝吧都城有平成迁到。
16. 孝文帝把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姓。
17. 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
18. 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项成就领先世界---年。
19. 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技术和方法的北朝科学家是。
20. 南北朝时期,对江河山川、风土人情介绍最详实的书籍是。
21. 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是在。
22. 中国历史上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
23. 顾恺之创作的代表作有。
24. 龙门石窟位于。
25. 为统一南北朝,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的对象是。
26. 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次作战中,得到胜败两种不同结果的人是。
27. “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的人是。
28.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
29. 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
30.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吴国最发达的是。
31. 三国时期经济得以恢复的共同原因是。
32. 三国时期,吴国船队就到达了台湾,当时的台湾称。
33. 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34. 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35.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36.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史上的。
37.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38. 在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学习接受汉民族先进文化的内容是。
39.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
40. 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4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的重要科技成就是。
42.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科学农业科学著作是。
43. 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凿于。
44. 对南北朝石窟艺术的表述,最能体现当时社会发展特点的是。
45. 火攻致胜的战例是。
46. 三国时期辅佐刘备成就三分天下的是。
47. 280年,统一南北结束**局面的是。
48.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49.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京定都的王朝是。
50. 南北朝时期南朝比北朝存续时间。
51. 在北孝魏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是---
52. 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53. 小名挥舞着手中的一本正版线装书高喊:早在南北朝时期,三峡两岸的猿猴就非常多。他依据的这本书是。
54. 对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表达,最能体现当时社会发展特点的是。
55. 标志着南北历史开始的年代是。
56.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57.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58. 其成就获得“媚劲健,绝代更无”赞美的人是。
59. 南北朝时期两大著名的石窟是。
二、 制表题。
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按国家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帝王、都城名称等相关信息设计一个**。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自测题
七年级上册阶段检测题。班级姓名。一 选择题 2分 20 40分 1 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 粟的种植 b 水稻的种植 c 玉米的种植 d 小麦的种植。2 山东泰山 峄山 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的碑刻遗存,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楷书。3 论...
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第20课
第四单元第20课三国鼎立练习题。1 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巨鹿之战 d 淝水之战。2 杜甫有诗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是对谁的评价 a 刘备 b 孙权 c 曹操 d 诸葛亮。3 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a 蜀吴魏 b 吴蜀魏 c 魏蜀吴 d 魏吴蜀。4 某小组同学在学...
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表解知识点
第四单元表解知识点。1 三国鼎立。2 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4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5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5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居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到四川。这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