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1 3地图

发布 2023-03-07 04:16:28 阅读 4157

地图(2)

课题。知识与技能。

1.3地图(2)

1.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2.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与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授课时间。课型。

新授。二次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绘画等高线,增强学生对地图的识别与实际应用教材分析教学设想。

重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教法学法教具。

分析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黑板、多**。

一、目标展示。

1.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2.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二、自学检测。

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__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相同的点连接成线。等深线:把海洋中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1)等高线___表示坡度缓。(2)等高线___表示坡度陡。

2.等高线的形状对应的地形类型(书第16页,图1.29)(三)其他常用的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按照___或者___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___来判断地面高低课堂设计。

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三、质疑**。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的海拔高度:甲米;乙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2.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⑴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de___

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米以上。

图中a处位于b处的方向。

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处爬山要容易些。四、当堂检测。

1.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a. -132米b. 1668米c. 132米d. 900米。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3.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本节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与相对高度。

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理导学案。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2.知道地理学科的作用。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 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作用和学习方法。学习难点 地理课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 阅读 读图 讨论法。学习过程 预习展示 读课本p1 p6页内容回答 一 ...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学生姓名 课题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球的经线和纬线制作人。班级课型新课时间2010年9月7日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2.能够用数据来描绘地球的大小。3.懂得地球的经纬线。重 难点学会用经纬线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某一点的确切位置教学方法讨论法 假设法。导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2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3 了解地球仪的作用。4 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 南北极点 经线 纬线 赤道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学习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习难点 学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