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二

发布 2023-03-05 15:16:28 阅读 7924

七年级下期末试卷(一)

1、积累与运用(1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画横线的字注音。(3分)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qiè越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弥: mí qiè: 锲炯:jiǒng

2、请将下面语句用正楷字体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米字格里。(1分)提示:书写准确、规范即可,力求美观。

爱诚孝仁四德立身。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当战火在不洗世界杯赛场上燃起时,使无数球迷激情澎湃,尽情享受这场饕餮盛宴。

b、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你们要虚心接受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c、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做错了。

d、专家告诫:**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以免不要灼烧眼睛。

4、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3分)

适度的冒险可以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②改善大脑营养,增加抵抗力,③最主要的一点是使肌体摆脱沉重的压力。④正因为如此,人们有增无减地酷爱恐怖影片、高山滑雪,⑤儿童晚上常常要**为他们讲述神话和恐怖故事。⑥这是对付生活中真正悲剧的一种特殊疫苗。

1)第②句词语使用不当,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在第③句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经典诗文默写。(6分)(①任选5题,⑦—任选1题)

1)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路,。

2),都远远地形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3)地不满东南, 。

4),盖以诱敌 。

5)有约不来夜过半,。

6),长使英雄泪满襟。

7),到黄昏、点点滴滴。

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6、名著阅读。(2分)

猎手立即着手处理战利品。它反向趴在对手的肚子上,大颚咬着蟋蟀腹部末端的一块肉,用前足制止住蟋蟀粗大的后腿的疯狂挣扎,同时用中足勒住战败者抽动着的肋部,后足像两根杠杆似地按在蟋蟀的脸上,使蟋蟀脖子上的关节张得大大的。

1)这段文字选自名著作者是。文段中的“猎手”是。

亲你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一段精彩的推荐语,向好友推荐这部名著。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某中学七年级开展以“马,人类忠诚的朋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帮助七年级①班的李飞同学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含有“马”字的两个成语。(2分)

2)名马寻主:请分别将下列历史上和传说中名马的主人写在横线上。(2分)

a、赤兔马: b、白龙马:

3)再现传奇: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如王亥驯马、九方皋相马、指鹿为马、燕昭王以千金买千里马骨、田忌赛马等,请简要简述一个你熟悉的有关马的故事。(不超过)(3分)

2、阅读理解(46分)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走出沙漠。沈宏。

①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②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已发生过了。

③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④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

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

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

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⑤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

“你们……”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

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

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

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

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⑥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⑦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

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⑧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⑨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从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

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

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⑩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

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

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8、**多次提到“水壶”,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第⑦段画线句子“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0、**主人公肇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段划线句“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的理解。(3分)

二) (14分儒雅之风。

《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

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

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2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

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

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24年第6期有改动

1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3、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2分)

14、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16、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4分)

2)(11分捕鼠。

明)刘基。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②,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七年级语文202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8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8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期末水平测试卷。语试卷。一 积累与运用 13分 1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当之无家户晓妇皆知为人知。人注目而不舍义愤填可歌可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b对学习和生活中...

七年级语文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带答案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带答案 安岳县2018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义务教育七年级。语参 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 16分 1 b 3分 2 d 3分 3 c 2分 4 b 2分 5 c 3分 6 b 3分 二 积累与运用 23分 7 共5分 1 2分 簇c 淙c ng h...

七年级语文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测试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测试。七年级下语期末复习测试。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在答题中,能写出一笔好字,不仅为评卷者所欣赏,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你的风采。本卷书写分5分。基础知识与运用 16分 1 按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u 不成军雅俗共sh ng 摩肩接踵 深恶 痛疾方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