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发布 2023-03-03 04:36:28 阅读 2990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定义: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

生物的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是什么?即生物的基本特征。

1)具有新陈代谢现象。(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3)繁殖后代(4)遗传变异(5)具有应激性:能对各种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6)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举例:①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此,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例如:

干旱、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②生物生存也能影响环境。如:

蚯蚓钻穴和取食,土变松、肥沃、清洁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1.什么叫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

2.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圈的范围: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

4.影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阳光、水分 、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5.什么叫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

6.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

7.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及不合理的利用是破坏各种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示例:巴斯德实验:

1.巴斯德:法国生物学家,微生物学之父 2.

提出问题: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肉汤的?3.

作出假设: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4.试验成功的关键:曲颈瓶 5.

设计曲颈瓶的妙处:空气可以进瓶中,但微生物会沉积而无法进瓶中 6..结论:

肉汤变酸是由于空气中的微生物引起的 7.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巴斯德应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变量。

8.巴斯德实验变量是有无微生物的进入 9.在实验中排除的最重要的无关因素是:

空气 10.对照试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 11.变量: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二、生物学的科学**过程六个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成功的前提: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成功的关键:制定出恰当的科学**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生物学**采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一个正方形,放大100倍,放大的是边长,边长被放大100倍,面积放大10000倍。

2.显微镜的目镜:无螺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 物镜:有螺丝,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3.显微镜的反光镜:分为两面,一面是凹面镜,一面是平面镜。

显微镜调节光线的方法:①调节光圈大小 ②调节反光镜 。光线强:小光圈,平面镜。

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

4. 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即上下倒,左右也倒,如:若将载玻片上写一个“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应是“q”。

5.低倍镜的视野范围大(如看到的细胞数目多),视野较亮高倍镜的视野范围小(如看到的细胞数目少),视野较暗。

例题: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组镜头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

a.物镜4×;目镜5 × b.物镜40×;目镜15×

c.物镜4×;目镜15× d.物镜40×;目镜15×

6.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中细胞数变少,视野由亮变暗。或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

7.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暗。要使视野变亮,该怎么操作?

答:8. 视野中物像是倒像,所以玻片移动方向和物象移动方向相反。

如果向左移动玻片,视野里的物象向右移动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右上方移动。

将物象移至**的方法:

例题:如物象在视野左上方,要把它移动到视野**,应向( )方向移动玻片标本。答:左上方。

9.显微镜的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判断污点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的方法:分别旋转目镜或移动玻片,若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或玻片)上;若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0.下降镜筒时,要求眼睛必须看着物镜,为什么?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11.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b)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

11.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用途:[5]目镜、[7]物镜:放大物像。

[4]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6]转换器:调换物镜[8]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9]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10]载物台:放置玻片。

[11]通光孔:光线通过。

[12]压片夹:固定玻片。

[13]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14]反光镜:反射光线。

[3]镜臂:连接。

[2]镜柱:支持。

1]镜座:支持、稳定作用。

12.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

1、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

2、把显微镜轻轻放在试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试验台边缘约7厘米。

3、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四转一看”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一般选择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3)安放玻片:

将玻片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观察:

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至接近玻片约2mm左右。 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5)收镜与整理: 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若物镜、目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罗伯特·胡克:细胞。2、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单细胞生物:衣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 4、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特点:薄而透明。

玻片标本类型:①装片③涂片④切片。

5.制作临时装片:

洋葱表皮细胞(易取,大,易观察):[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注意事项:(1)植物细胞滴的是清水,动物细胞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细胞正常形态,防止细胞吸水涨破。

2)取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凉开水漱口,防止食物残渣影响实验观察。

3)如何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目的:防止气泡产生。

4)如何区分气泡和细胞?气泡边缘黑粗,规则,没有细胞核等结构,挤压时可变形。

5)染色方法:滴一滴稀碘液在盖玻片一侧,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 观察:

a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维持细胞形态,b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c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各项性能 d细胞质:不停流动,加快物质交换,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f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e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①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浓度大) 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同点:植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和液泡,叶绿体。

例题:区别: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分辨动植物细胞的基本是:细胞壁。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液泡或叶绿体,但是都有细胞壁。

.西瓜的汁液是细胞液,来自于液泡 6.喷洒在蔬菜上的农药很难进入细胞内部,其主要原因是。

细胞膜。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控制物质进出。

第二节细胞的**和分化。

.细胞**: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细胞**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 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细胞**的过程:

1 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再是细胞质**。

2 细胞核**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去。(保证亲代与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是细胞**中最明显、最重要的变化。)

3 动物和植物细胞**过程的区别:细胞壁和细胞膜**、形成的方式不同。

.植物细胞的**过程:1)细胞核一分为二;(2)细胞质平分为两份;(3)两个细胞核**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动物细胞的**过程:(1)细胞核一分为二;(2)细胞质平分为两份;(3)两个细胞核**的细胞膜向内凹陷

.细胞**受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控制。细胞的**可能失去控制,不断**而不分化,如癌细胞。

.生物体如何由小长大?

细胞的**和生长。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动物的几种组织:①上皮组织(**管道外表、呼吸道上皮、消化道上皮等,保护作用)

②神经组织(构成脊髓、大脑等,接受刺激后产生并传到兴奋)

③肌肉组织(骨骼肌、平滑肌、心肌,提供动力)

④结缔组织(血液、软骨、肌腱等,人体中分布最广)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济南版 一 生物的分类。一 生物的分类方法。1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 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征。2 被子植物中花 果实 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常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3 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外,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二 生物的分类单位。1 根据生物的而不同...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题

第i卷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 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进行呼吸。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能...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试题

1 在显微镜下观察字母 p 可看到的物像是。a qb pc dd b 2 骨髓移植能够 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不断产生新的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一过程称为。a 细胞分化b 细胞生长c 细胞 d 细胞的衰老。3 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