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线索:(中国)是发现早期人类文化遗存最多的国家,是世界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
知识提要:(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我国发现的早期人类中,(山顶洞人)已进化为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
元谋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狩猎)生活。河姆渡人、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时代人们的社会组织,从不稳定的(群体)逐渐过渡到(氏族)、(部落),进而形成地域性的(部落联盟)。
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末期社会)的情况。(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一、 人类的起源。
1、 时间:大约300 万年以前。
2、 起源: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3、演变: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二、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大约距今70—20万年之间。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类的一些特征,会制造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木棒),使用天然火。
3. 山顶洞人: 距今约12023年,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钻孔技术、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
4、远古居民****比较:
5、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比较: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 河姆渡人的生活:
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浙江省余姚市),距今6000多年。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制黑色陶器,学会纺织,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家畜,建造干栏式房屋(水井,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过着定居的生活。
2、 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陕西西安),距今5000多年。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饲养猪狗;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渔猎;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烧制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3、列表比较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4、氏族: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特点:土地、房屋等归氏族公有,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第3课神奇的远古传说。
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即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轩辕氏)和九黎族的首领蚩尤。
2、华夏族的形成: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他们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经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3人文初祖:后人尊奉黄帝和炎帝是华夏族的祖先。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称他是“人文初祖”。
4、禅让: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尧——舜——禹)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单元基本线索:
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221年是先秦时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中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单元知识提要:
禹是夏朝的建立者,他的儿子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演绎着王朝的兴衰更替。西周的分封,扩大了统治范围,随着周王室势力下降,出现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齐桓公是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器成为生产工具,牛耕逐渐普及,推动了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随着私田的出现,新兴地主产生,并逐渐强大。
战国时各国相继开展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
一、禹建立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23年; 都城:阳城 ; 建立者:禹;
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它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二、王位世袭制。
1、王位世袭制:父子、兄弟相承王位。
2、启继承禹的王位,于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3、夏、商、周的更替一览表:
第6课西周的分封。
一、武王伐纣。
1、原因:商纣王残暴; 周国势力的发展。
2、西周建立: 经过: 牧野之战(公元前2023年周武王伐纣,周大获全胜。
时间:公元前2023年; 都城:镐京; 建立者:周武王 ;
二、分封诸侯
1、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 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
2、 对象: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
3、诸侯义务:服从王命,缴纳贡赋,随王作战。
4、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
5、作用:巩固了对原有商朝地区的统治。扩大了统治范围加速了全国经济发展。
三、平王东迁。
1、西周灭亡
经过: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西周结束。
2、东周建立。
时间: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建立者:周平王。
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 文字。
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内容: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作用:我国有文字有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金文:商、周时期刻在钟或鼎上的文字,由甲骨文发展而来,又叫做金文。
二、青铜器工艺。
1、青铜铸造业:古代青铜技术生产和发展于夏商时期,晚商至西周时期,逐步走向鼎盛。
特点: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
2、司母茂鼎:造型雄伟,纹饰古补,既有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
意义: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利的象征。
青铜时代: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一、 春秋争霸。
1、春秋争霸出现原因: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王室的命令,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支配别国的权利,展开了争霸战斗。
2、齐桓公最先称霸。
措施: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标志: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3、晋文公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楚庄王问鼎中原,打败晋国。
4、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5、如何看待争霸战争:
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诸侯国减少,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增多,客观上于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
1、 战国的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著名战役长平之战、马陵之战。
第9课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经济变革)
1、铁农具的出现和使用:牛耕的推广。
春秋时开始使用的铁农具在战国时期得到了推广,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2、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意义:
使大量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
为兴修水利创造了条件;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
社会生产力显着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
二、商鞅变法(变法最彻底)
1、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力,并废除贵族的特权。各诸侯顺应新的形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相继变法。
2、 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
4、内容: 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推行县制。
5、意义:①废除了旧制度;②促进了农业生产;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④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有的诸侯国,为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10课战国时期的科学和艺术。
一、 科学技术:水利工程—都江堰。
1)、概况:在成都西北,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
2)、作用:①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 ②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 天府之国 ”。
二、文学:屈原:战国时期楚国国人。
成就:创作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三、艺术。1、**:起源: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有了原始歌舞,传说舜时的《 韶乐》已非常优美。
①西周时形成了**教育制度。
②战国时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是当时最珍贵的乐器。
2、 绘画:
春秋战国时,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最古老的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
七年级下历史期末总复习
我的好老师。麻城市振东学校丁奥成。大家都知道,老师是人的第二个父母,是人类知识文化的传播者,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知识是每位学生心中的榜样,世界上有很多的老师,每位老师都监护着重大责任,他们不惜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如果你是一名学生,你在学校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夜晚,一轮明月悬挂在...
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语法总结。专项一 be动词的用法。be有am,is,are.我 i 用am,你 you 用are,is连着他 he 她 she 它 it 我们 we 你们 you 他 they 要用are.单数名词用is,复数形式要用are.变否定真容易,be后not为标记。变问句be提前,句尾问...
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
1996前14世纪,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国王是199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1998春秋第一霸与最后一霸。1997下列科技成果在春秋时期的,1999春秋时期,注意因材施教的教育家。2001在战国七雄中,最南端的是2002战国七雄中,在今天山东的国家是。1997战国时期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