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3世界的地形

发布 2023-02-26 13:20:28 阅读 1102

【经典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教学内容。本课时在教材第27—32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 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他们所在的大洲。

4、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过程与方法。

分成四人一组,合作制作地形模型,开动脑筋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各种地形模型。在制作模型时,自觉地反复去看书,认真领会地形模型不同地区的特征,根据其特征发挥无限想象,激活思维,再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出等高线示意图。欣喜地观赏自己的作品时,用心去感受学习的乐趣。

事先预习,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对家乡的地形的调查过程中注意关注家乡,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自制地形模型的过程中,了解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要学会发现、认识、比较、判断。

2. 通过调查家乡的地形特征培养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的各种基本形态。

教学突破。本节教学内容以认知地形图为中心,容量大,而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即地形图与实际的地表形态之间的联系仅靠老师的口头讲解和几幅**不易形成空间思维,不能很快地认识和运用地图。所以,通过采用多**辅助教学、学生自制地形模型的活动,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非常形象、直观,对地表形态的图示比课本上的插图更明确,把各种地形的实际形状与地形图紧密联系在一起分析,便于低年龄的七年级学生理解接受,不仅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同时还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安排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按学生情况具体分工,便于上课讨论。

2.自己事先用聚丙乙烯制作一个较大的地形模型,做出山谷、山脊、并画出等高线。上课时作为教具使用。

3、关注学生的准备工作情况,及时反馈、协调。

学生准备。1.预习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2.查阅有关的世界地形方面的“之最”

3.用黄泥、泡沫、橡皮泥、土豆、地瓜等做成课本p31图2—43的山地模型,并画上等高线。

4.调查家乡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陆地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形,你认为我们这里的地形如何?根据自己的见识说说你对**的地形感兴趣?原因是什么?

本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世界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二、课前热身。

请同学们看地图册上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你知道这些有差异的美丽**分别什么地形吗?

明确:陆地地形虽有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有五种,它们分别是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等。

三、合作**。

1、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对五种基本地形的外貌作初步的描述。

2)学生自学教材p27-29。

2、四边互动。

互动1:出示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要求学生讨论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

明确:海拔是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a点海拔500米,b点海拔1500米,c点海拔-500米。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如果示a、b两点的相对高度(1500-500=1000米)。

强调:前者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后者是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互动2:出示相应**,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课堂活动将全班学生分五大组,并将每大组依次命名为五种地形名称,然后展开“自述”,要求全面细致地说出自己的特征,最后各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明确:通过列表比较,准确辨别各种地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自述活动让学生熟悉各地形的特点。

互动3:(1)结合查阅图2-45,思考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

明确: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2)这两大地带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山脉呢?

明确: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第二大山脉带主要是东西方向延伸,由喜玛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著名山脉组成。

互动4: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课外知识,分组讨论,查阅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

明确: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中国的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非洲的刚果盆地。

互动5:了解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后,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是什么模样吗?

明确:(1)海底地形中的大陆架是开发海洋资源最重要的地带。

2)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

3)大洋中脊火山活动比较剧烈。

三、达标反馈。

1、填空。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进距离,叫做(海拔)。地球表面最高的地方——珠穆朗峰,海拔8848米;最低的地方——死海,湖面为-400米。

那么地球陆地表面最大相对高度是(9248)。

2)已知某一山坡上甲地比乙地高40米,乙地的海拔为80米,那么甲地海拔高度是(120)米。

3)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叫(平原)。

4)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叫做(大陆架)。

2、读图题(图略)

1)写出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海拔:甲(1500)米,乙(550)米,丙(0)米。

2)甲、乙两地相对高度是(950)米,乙、丙两地相对高度是(550)米。

五、学习小结。

指名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世界地形。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二、陆地地形。

三、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美丽的**,你能从**上看到什么呢?(山脉、河流、平原、湖泊、海洋等)我们知道**上有多种地形,有众多山脉,我们能从这幅图上读出山脉或其他地方的海拔吗?能读出地形的坡度变化、地势高低吗?

(无法读出各处的海拔,也无法判断地势坡度的变化)那么我们如何将海拔、坡度、地形直观地描绘出来呢?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如何将海拔、坡度、地形名称直观地表示在平面上。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问题导入】在野外旅游,最通常的活动是爬山,怎样爬坡最省力,怎样找到小溪?这需要懂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知识。

知识链接】三、合作**。

1、整体感知。

什么是等高线?有何特征?你能读出任何一条线的海拔吗?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阅读教材p30-31的内容。

2、四边互动。

互动1:(1)什么是等高线?

明确: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等高线。

2)仔细观察图,你能说出等高线的特点吗?

明确:①等高线属于曲线。②等高线是闭合的。③各条等高线不相交。

互动2:看下列两幅等高线图:

a、b各表示什么地形?

明确:a表示山地,b表示盆地。要判断属哪一类地形,必须读出各条线的海拔高度。

互动3:提问:陆地上地形的高度可用等高线表示,那么海洋中的深度如何表示在平面上呢?

明确:用等深线表示。

提问:什么叫等深线?计算深度从**为起点?

明确:海洋中深度想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深线,深度起点应该从海平面开始,采用负值。有了等高线和等深线,就能准确分辨一幅地图的高低起伏。

互动4:阅读教材中图2-40。

较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因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没有色彩变化而显得单调。如果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寻么看起来直观清晰。这种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阅读教材图2-41。

明确:分层设色地图一般有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度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互动5:等高线是如何反映坡度变化的呢?

明确: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坡度变化:一般等高线越稠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四、达标反馈。

选择题:1、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c)

a、地图种类 b、海陆分布 c、等高线原理 d、比例尺大小。

2、以下不属等高线的特点的是(d)

a、闭合的 b、曲线 c、不相交的 d、均为图形。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为封新生线,且数值外大内小,其地形是(b)

a、山顶 b、盆地 c、山谷 d、山脊。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数条等高线合在一起的地形是(d)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五、学习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会认识等高线,理解等高线,会读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

六、板书设计。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的概念:陆地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的特点:闭合的、曲线、不相交。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反之亦然。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 湘教版

有的同学一提到考试就头疼,脑大,其实大家不用害怕,只要大家用心,多做题,就一定会有好的成绩。我们一起来做一下这篇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 湘教版 吧!1.本试题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号填写在答案卷的答案栏内。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考试时间60分钟。第...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 世界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特征。1.2011年10月31日,地球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请大家看 第70亿人降生。2.2011年10月,世界人口突破了 自主学习 3.指名回答人口增长的三个特征及理由分析。特征 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 此后,人口进入的时期。目前,世界人口仍以的速度持续增长。理由 读课...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4海陆变迁

经典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 地理。海陆变迁。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了解地表形态变化是地球内部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以实例加以说明。2.了解 大陆漂移假说 感悟 假说 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3.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演示 模拟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