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 1世界的人口

发布 2023-02-26 13:19:28 阅读 3229

【经典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世界的人口》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特点。

2)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地图,运用地图和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口过多和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计算、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2024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这是今年第27个“世界人口日”,你知道世界人口出了哪些问题吗?人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要了解这些问题,要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世界的人口来得到答案。

二、**学习。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展示资料:截止到2024年10月底,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2024年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

提问:1.2024年、2024年、2024年世界各人口是多少?到2024年估计世界人口是多少?

2.2024年到2024年,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2024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又有何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明确:1.2024年,世界人口5.5亿;2024年,世界人口9亿;2024年世界世界人口70亿,到2024年世界人口估计有80亿。

2.2024年到2024年,世界人口增长缓慢,2024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来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精确到每天、第分钟、每秒钟:

提问: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为何加快?(学生回答)

明确: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过渡:怎样来衡量人口增长速度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衡量)

提问: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计算?

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出生率 = 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 = 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提问:自然增长率》0,=0,<0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学生回答)

明确: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自然增长率 = 0表示人口停止增长;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

算一算:2024年初,某省的总人口为6562万,出生率为1.15%,死亡率为0.68%,请你计算一下,2024年度该省自然增长的人口有多少?(约30.8万人)

学生计算并回答。

比一比: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将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按从高到低排列(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2.2%),最低的是欧洲(-0.1%)

展示**:2024年不同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率。

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何关系?(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明确: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总结:人口增长过慢是个别国家问题,而人口增长过快是全球性问题,全球人口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

过渡:世界人口虽然众多,但其分布却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下面来了解一下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师:我们要了解人口的疏密程度,必须先懂得人口密度的计算,怎样计算人口密度呢?

明确: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 某地区人口总数(人)/该地区总面积(平方千米)

计算:某地区面积为600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100万,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学生计算并回答:约平方千米167人)

教材51页活动1:计算中国、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并说明哪国人口分布最为稠密,哪国人口最为稀疏。(学生计算,得出结果加以分析)

明确:中国人口密度最大,为每平方千米137.3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最小,为平方千米2.73人,由此,可得出中国人口最为稠密,澳大利亚人口最为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

引导学生找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0——200人以上的地区。

明确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亚洲的南部、欧洲的西部、南北美洲的东部。

分布共同点:都位于(1)中低纬度(2)气候温和湿润(3)临海地带(4)平原和盆地。

提问: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学生读图找出)

明确:干旱的荒漠、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寒冷的极地、原始的热带雨林。

****:世界人口的分布。

提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分析回答)

明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经济、形成历史等。

过渡: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间的压力,也给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思考: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

拓展延伸:处境艰难的地球”漫画的含义:

大所污染,环境恶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过度开采,资源短缺;乱砍乱伐,水土流失;湿地破坏,沙化严重;犯罪率高,人民生命遭受威胁等。

提问: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学生回答)

明确:欧洲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经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过渡:人口过多、过少都会带来很多问题,各国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明确: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实行控制人口政策,如: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人口过少、出现负增长,要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

总之,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过渡: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许多国家还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提问:乡村人口为什么要向城市迁移?(学生回答)

明确:生活困难,进城打工;城市医疗卫生条件好,搬到城里住;城市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到城里工作;城里有好学校,进城求学等。

讨论:乡村人口流向城市,对城市有哪些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好处。1.服务人员增加,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2.建筑工人数量充足。

3.扩大了城市消费市场。

弊端。1.交通拥挤。

2. 噪音污染

3.住房紧张。

4.环境污染。

5.增加了教育、医疗。

等机构压力。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世界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通过计算人口密度、通过读图知道了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了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给资源和环境,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1.目前,世界人口在数量和增长速度方面的特点是(b )

a.数量少、速度慢 b.数量多、速度快 c.数量少、速度快 d.数量多、速度慢。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a )决定的。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d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以用( c )来表示。

a.人口数量b.人口增长速度

c.人口密度d.人口自然增长率。

5.下列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b )

a.亚马孙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青藏高原d.西欧平原。

6.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人口稠密区都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人口都比较稀疏d.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问题:一是人口的数量和增长;二是人口的分布;三是人口问题。教学中通过运用图表、计算和对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通过学习世界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得到一个初步的加强,由此树立一个正确的人口观念。

整堂课中,教师起引导作用,通过大量的活动设计,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很高,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 湘教版

有的同学一提到考试就头疼,脑大,其实大家不用害怕,只要大家用心,多做题,就一定会有好的成绩。我们一起来做一下这篇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 湘教版 吧!1.本试题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号填写在答案卷的答案栏内。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考试时间60分钟。第...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 世界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特征。1.2011年10月31日,地球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请大家看 第70亿人降生。2.2011年10月,世界人口突破了 自主学习 3.指名回答人口增长的三个特征及理由分析。特征 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 此后,人口进入的时期。目前,世界人口仍以的速度持续增长。理由 读课...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4海陆变迁

经典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 地理。海陆变迁。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了解地表形态变化是地球内部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以实例加以说明。2.了解 大陆漂移假说 感悟 假说 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3.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演示 模拟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