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发布 2023-02-26 02:15:28 阅读 7478

力学里的关键词:静止、匀速、光滑。光滑是指(没有滑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如果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受到(平衡力)或(不受外力)

1、机械运动是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在自然界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是选为(标准)的物体,也就是假设为(静止)的物体。

生活中通常我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2、根据物体(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速度的公式:(v=s/t),v表示(速度)单位(米/秒),s表示(路程)单位(米),t表示(时间)单位(秒)。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量。

汽车速度是20米/秒的意义是(每秒汽车通过的路程是20米)。1米/秒=(3.6)千米/小时。

注:车过桥,过隧道的题,要加上车长。

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快慢《或速度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5、力的测量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是(弹簧测力计)。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在使弹簧测力计时,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沿它的(轴线)方向施力。

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叫弹性。两个鸡蛋的重力是(1n)。

6、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叫做力的三要素。

7、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8、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是(重垂线)。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计算公式(g=mg),g=(9.8牛/千克),表示(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尖子生知道:重力大小还与(纬度和高度有关),(两极大,山脚大)想想why?)】

月球上的重力比地球要(小),是地球上的(1/6),质量与地球上(相同)。

9、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注意: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对)。有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错)。

牛顿第一定律提出过程:(伽利略)——笛卡尔)——牛顿)

10、惯性:是(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属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注意:物体有惯性(对)。物体受到惯性(错)。

1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是(平衡)的。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

最重要的是(同一物体)。

12、两个(接触)的物体,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匀速时的拉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影响因素:

(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3、摩擦分为(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利用(气垫)可以减小摩擦力,加(润滑剂)也可以减小摩擦。

1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些、加润滑剂,气垫,用滚动代替滑动)。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些)。

人走路时,前脚摩擦力(向后),后脚摩擦力(向前)。

15、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公式:(p=f/s),定义:

(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p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f表示(压力),单位(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米)。1帕=1(牛/米)。1张对折的报纸对桌面压强为(1帕)

注意:要理解受力面积。根据公式,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16、液体压强是由于液体的(重力)产生的。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17、液体压强的特点:一切液体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18、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光线垂直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是(0)度。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物体的位置变(浅),【或变高】。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

2、凸透镜是:中间(厚),两边(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

凸透镜是:中间(薄),两边(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凸透镜光路特点:

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经过(焦点),经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变(平行)。经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注意:凹透镜作光路图时:有一段(虚线)。

3、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u>2f(倒立缩小实像),应用(照相机)像距(f凸透镜: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虚像是(正立),(不能)成像在光屏上,是光线的(延长线)

实像是(倒立),(能)成像在光屏上,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4、眼球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视网膜),(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眼睛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所以:(u>2f)。

近视是像成在视网膜(前),原因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用(凹透镜)矫正。近视是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在较暗的环境中,瞳孔(变大),让较(多)的光进入眼睛。

七年级下第三章

1.如图,直线ab cd,a 70 c 40 则 e等于 a.30 b.40 c.60d.70 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为 a.5b.6c.11d.16 3.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 abc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1 a 30 b c 2 a b c...

七年级第三章备课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3.学会运用形象记忆及应用记忆的方法识记地理知识。过程与方法。借助多 设备,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 认...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考点1 3 1 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a 考点分析 1.太阳的基本概况 1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点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发的气体星球,它的表面温度约为中心温度高达。2 太阳的直径约为日地平均距离约为如果光每秒运动30万千米,则太阳光到达地面约需要。3 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为层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