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北方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红松之乡。
1)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林区。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2)林区现存的问题:由于对森林长期过量开采,森林资源急剧减少,而掠夺性的开发,也破坏了林区的生态环境。
1)位置和特点: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是世界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
2)存在问题:由于人类过度开发,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采矿、修路造成的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适度放牧,植树种草,建梯田和拦土坝,合理采矿等。(4)黄土高原文化:民居——窑洞,民歌——信天游,鼓舞——腰鼓等3、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1)位置和地位: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
2)历史地位:建城3000多年,作为王朝都城也有800年历史,主要朝代有元、明、清。(3)城市布局和主要建筑:
天安门及其广场,位于北京市的中心位置。分布着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建筑。②中南海是***和***所在地,是我国政治生活的心脏。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④国家体育场,即鸟巢,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北京新的文化景观。⑤胡同和四合院,体现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
二、南方地区(**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1、水乡孕育的城镇(太湖流域)
1)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三面濒江临海,以平原为主。
2)生产特色: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优越的灌溉条件和肥沃的土壤,使这里很早就成为中国农业的高产地区。
3)水乡古镇:盛泽、南浔、乌镇、周庄等。古镇形成原因:
长期以来,这里的农副业、手工业一直比较发达,四通八达的水路又为民间**往来提供了便利。(4)太湖三白:太湖银鱼、白鱼、白虾。
2、富庶的四川盆地。
1)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是我国著名的盆地。盆地内地形以丘陵为主。
(2)四川盆地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其原因:北有秦岭、大巴山,大大减弱冬季寒潮和冷空气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热量不易扩散,因而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
所以气候温和,热量充裕,降水丰沛,土壤肥沃,全年适宜耕种。(3)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成因:得益于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
4)自然资源:天然气、芒硝等矿产居中国之冠;千年盐都——自贡(我国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大熊猫、金丝猴、雪豹等都生活在这里。(5)巴蜀文化:
川剧、变脸、川菜等。3、开放的珠江三角洲。
1)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2)珠三角是现代化农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带水果基地。
3)珠三角吸引外资、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还有它是著名的侨乡。(4)珠三角的工业产业(轻工业):
家用电器、纺织和服装、电子及通信设备等,这里还是亚洲乃至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工厂”。4、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1)位置和地位:地处东海之滨,以富庶的长江三角洲为依托。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
2)上海的发展历程:2024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略后,被推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3)浦东的工业产业:金融业——陆家嘴金融**区;高科技产业——张江高科技园区;钢铁产业——宝钢集国是我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制造业——上海****集团;航运业——上海港已经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港口。
三、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
1、丝路明珠(新疆)
1)位置和地形:位于我国西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高原和盆地相间分布,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这里沙漠连绵,绿洲星星点点的分布,水资源短缺。
2)历史地位:2000多年前,这里有一条连接东西方的**通道——丝绸之路。
3)生产特色:利用坎儿井发展绿洲农业。主要农产品:小麦、棉花、葡萄、哈密瓜、石榴、香梨等。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能源产业。如石油、天然气。
4)坎儿井的好处:减少蒸发,节约水源;避免污染,保证水质;自流灌溉,无需动力(5)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良好的热量条件和灌溉条件。2、草原风情(内蒙古)
1)位置:地处温带草原气候区,位于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生活特色:
牧民们世代生活在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衣——蒙古袍(适合马背活动,冬季加里衬抵御寒冷);住——蒙古包(便于搭建和拆卸);食——牛羊肉和奶制品;行——骑马、勒勒车;节日——那达慕大会;艺术——长调、蒙古舞等。3、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1)位置和地位: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于新疆中部,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有“开天辟地之门户”的称谓,是连接天山南北、连接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
2)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对乌鲁木齐发展的意义:有利于吸引外资,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新疆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枢纽。
3)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发达的交通网络,非常便捷。(4)乌市的发展成就:
不仅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集散地。从乌洽会到中国—亚欧博览会。国际大巴扎是乌鲁木齐团结、开放与繁荣的象征。
四、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1、海拔最高的牧区(青藏地区)
1)位置:位于青藏高原,包括青海省和**自治区。
2)生产特色及成因:高原畜牧业发达,靠天养畜。成因:青藏高原草场广布,适合耕种的土地少;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高。
3)独特的牲畜: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独特的作物:青稞。
4)生活特色:延续靠天养畜的传统,过着自给自足的游物生活。衣——藏袍;住——帐篷;行——牦牛,骑马;食——牛羊肉和奶制品等。
5)青藏铁路开通对该地区的意义: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经过加工的牛羊肉产品等高原特产通过该铁路走向全国各地;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投资创业,促进青藏地区与内地的各方面交流,促进该地的经济发展。2、高原圣城——拉萨。
1)位置和地位:**首府,位于**东部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00多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2)别称和成因:日光城。成因:地势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
3)圣城的体现:宗教——藏传佛教;建筑——布达拉宫、大昭市;节日——雪顿节;习俗——转经;日常生活——朝圣。
五、综合**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
1、社会调查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主要渠道。
2、社会调查的步骤——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拟定提纲;第三步:实施调查;第四步:撰写调查报告。
3、调查的方法:文献调查法(间接调查)、实地调查法(直接调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七年级思品下复习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七年级思品下复习提纲。第六单元自强不息。6 1直面挫折。1.什么是挫折?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动机和目标指引的,如果在实现目标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会使人产生挫折感。2.为什么挫折无法避免 人生难免有挫折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然灾害或社会 个人条件限制等原因,人们随时都可能遇...
XX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要点
第六单元unit6it sraining p31 与天气有关的一些单词 名词。意思。形容词。意思。名词。意思。形容词。意思。sun太阳。sunny晴朗的。wind风。windy有风的 多风的。cloud云。cloudy多云的 有云。p31,1a rain 动词 下雨 snow 动词 下雪。反义词 h...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预习设计。复习目标 1.通过笔记和课下注释,学习积累文字词汇 文学常识 文体等基础知识。2.通过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3.熟读背诵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中的文言常识,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复习重点 复习目标 复习难点 复习目标2 复习方法 构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