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期考点总结

发布 2023-02-24 01:39:28 阅读 3240

中国历史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中期考点归纳。

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1、南北重归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其年号为“开皇” 。

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建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大运河的开凿: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北达涿(zhuo)郡(今北京)、南及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隋文帝治理国家的措施有哪些?(课本p2)

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

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较短时间内便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和盛世局面。

2、唐朝建立于618 年,都城是长安,建立者是李渊。唐朝的建立: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带兵进入长安(今西安),建立唐朝,史称唐高祖,之后传位给李世民,史称唐太宗,年号贞观。

5.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课本p4—5)和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贞观之治”:

原因是注意吸收隋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采取以下措施;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魏征是太宗时最著名的的谏臣);大臣要廉洁奉公;“戒奢从简”,节制欲望。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6.隋朝与秦朝有哪些相似之处?(《走进历史世界》p2)

7.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请说说他为什么著名?(课本p4—6)

1.隋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都城—长安,年号—开皇。

2)统一:时间—589年灭陈,意义—结束**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2.开皇之治。

1)措施: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举人),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

2)影响: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二、贞观之治。

1.隋的灭亡与唐的建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唐高祖),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

(1)措施: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②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2)结果: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3)影响:“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她于690 年称帝,国号为周。

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政策,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3.唐玄宗前期任用的著名宰相是宋景和姚崇,他们都是被武则天发现和提拔的人才。

4.将下列唐朝前期的皇帝与他们姓名连接起来:

唐高祖李世民。

唐高宗李渊。

唐太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治。

5.说说开元盛世是怎么样出现的?(《走进历史世界》p7)(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6.简述武则天的政绩。(课本p9)

7.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他就是唐玄宗,唐玄宗统治前期,主要的年号是开元。

一、女皇武则天。

1.称帝:690年,改国号为周。

2.措施:(1)打击唐朝皇室和其他贵族集团,多方招揽人才,提拔姚崇、宋璟。

2)亲自组织编写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

3)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

4)允许关中等地的无业人口迁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去。

5)减免赋税和徭役。

6)把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查地方**的重要依据。

3.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二、开元盛世: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

1.措施:(1)任用贤能,亲自考核县令。

2)发展生产,鼓励开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3)废除武则天时期的酷刑苛法。

4)倡导节俭。

2.结果:唐朝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设明经、进士等科目,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进士。

2.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以分科考试、择优录用为基本特征的科举制度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3.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

4.唐朝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1/60 。

5.唐朝进士科考试内容包括儒家经典、诗赋、时务策写作。

6.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走进历史世界》p14)

7.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九品中正制?(课本p14)

8.唐代为什么要“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课本p15)

9.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答案:科举制的实施满足了中小地主参政的愿望,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相比,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开放了仕途之路,选拔了一批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

10.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有何进步性?(课本p17).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创立: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发展:唐朝时科举成为选拔**的最重要方式。

二、科举制的内容:

1.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2.类别: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3.程序:州府初试—尚书省省试—吏部考查,量才任用。

三、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考试为主。

通过较为公正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这一制度,前后沿用了2023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1.写出下列民族的祖先。

1)藏族吐蕃(2)彝族、白族六诏(3)维吾尔族回纥。

2.7世纪前期,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为都城的强大政权。

3.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4.823 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至今屹立于拉萨的大昭寺门前。

5.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唐朝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6.唐朝时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吐蕃人。

7.吐蕃的首领称赞普。

8.帮助唐朝灭亡东突厥、平定安史之乱的少数民族是回纥。

9.8世纪前期,六诏中发展较快的蒙舍诏统一了各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10.举出唐玄宗册封的两位少数民族首领及名称。(《走进历史世界》〉p19)

11.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课本p22)

一、唐与吐蕃的关系。

1.吐蕃概况: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2.建立政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今**拉萨)。

3.唐与吐蕃的关系:(1)通婚: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

2)会盟: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建立会盟碑。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

1.概况: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建立政权:8世纪初,在唐朝扶持下,蒙舍诏统一六诏,建立以太和城(今云南大理)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3.唐与南诏的关系: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

1.回纥概括:亦称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2.唐与回纥的关系:(1)出兵相助:唐太宗时帮助其灭亡东突厥,安史之乱时帮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2)册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日本官方十多次派使节到唐朝访问的目的是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其代表人物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2.唐朝时为中日两国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僧人是鉴真,他东渡日本,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3.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唐朝时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他和他的**还把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4.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走进历史世界》p23)

5.为什么说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走进历史世界》p26)

一、中日关系。

1.遣唐使:(1)目的:为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代表:空海、阿倍仲麻吕(晁衡)、吉备真备。

2.鉴真东渡:贡献:讲授佛学理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二、中印关系。

1. 天竺概况:古称印度半岛,是佛教的发源地。

2.玄奘西行:贡献:掌握佛教理论,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

第七学习主题文化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建立。

1.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3.2023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4.2023年,北宋灭亡。赵构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建立了南宋政权,他就是宋高宗。

5.2023年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2023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2023年底南宋与金订立和约。

6.与北宋并存的政权有哪些?(答:辽、西夏、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期考点总结

中国历史四川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中期考点归纳。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 开皇之治 到 贞观之治 1 南北重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其年号为 开皇 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建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综合复习要点。一 1 隋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人定都。2 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 1 目的。2 慨况 以为中心,北达 南至分为。四段,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3 作用 大大促进了我国。二 1 唐朝的建立 时间年,建立人定都。2 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1 重视发展减轻农民的。2 注意节制自己享...

七年级中国历史

七年级中国历史 下 复习提纲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 隋朝的统一。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二 大运河开通。1 目的 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统治 2 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公里。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