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名著导读整合

发布 2023-02-23 23:50:28 阅读 3879

七年级下名著导读。

童年》主题思想:作者在**中真实地记述了自己童年的苦难历程。反映了当时**旧社会小市民阶层的风俗人情。

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俄罗斯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鞭挞了小市民的罪恶灵魂。作者提出了应该要把唤醒民众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和权利。同时作者在书中也让人看到新的一代人如何在旧的基地上破土而出,并且显示了他们强大的生命力。

它唤起人们对光明生活必然取代黑暗生活的希望。

重点复习:252—253,尤其是252页,从“然而”到“充满爱心的人”这一段,第1题:主人公经历了哪些痛苦和磨难?

260页(点评)先是用一句话概括了情节,然后是三个人的性格,要掌握:

外祖父:贪婪吝啬外祖母:宽厚善良阿廖沙:懂事能干。

尤其要掌握一个细节描写:外祖母对着阿廖沙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的细节,感人肺腑。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

254-260页第二题:哪个人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 (共3人)

阿廖沙:总起:(一)他的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二)他不向丑恶势力屈膝,坚强而善良,勇敢而自信,正直而充满爱心。

具体阐释:(1)他在“令人窒息的的狭小天地里”艰难生活,暴行和丑事没有压倒毁灭他,体现了他的坚强和勇敢;(2)他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会感到难以忍受,这说明了他善良的一面;(3)母亲的再婚,使得他很孤僻,但也增强了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4)生活的困苦并不能使他退却,他总是坚强地生活下去,他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走向光明。

(5)外祖母无私的爱,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6)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外祖父:总起(1)是俄罗斯小市民阶层的典型 2)暴躁、贪婪、自私。

具体阐述:(1)暴躁:他经常**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有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结果生了场大病;(2)贪婪、自私:

生活了一辈子的夫妻,到头来落得同住屋檐下,各过各的生活的地步视财如命,发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甚至怂恿徒工到市场上偷窃。总结:在他身上,看到俄罗斯社会丑恶的一面。

俄罗斯人身上的阴暗集中体现在他身上。

外祖母:总起:(1)慈祥善良(2)聪明能干(3)热爱生活(4)忍让,有圣徒一般宽大胸怀。

具体阐述:(1)善良:她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的心灵;常常讲故事给他听,这些故事是歌颂正义、光明,同情弱者)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4)忍让: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叛逆。

总结:影响深刻: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到光明的地方,她用无私的爱丰富我,用充满坚强的力量应对困苦的生活。

260页第二题:阿廖沙为什么没有压垮?成为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的人?

总起:(一)恶劣的环境是: (1)三岁丧父,到外祖父家(2)目睹舅舅争吵、打架以及自私,贪婪。

(3)十一岁,母亲去世,外祖父破产,他走上社会,独立谋生。(4)他担负着孩童难以胜任的劳动,受尽屈辱。

没有压垮的因为是:(1)祖母“用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常常讲故事给他听,这些故事是歌颂正义、光明,同情弱者。

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这些品格影响我。(2)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结果:(1)他在“狭小天地里”艰难生活,暴行和丑事没有压倒毁灭他,体现了他的坚强和勇敢;

2)他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会感到难以忍受,这说明了他善良的一面;

3)母亲的再婚,使得他很孤僻,但也增强了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4)生活的困苦并不能使他退却,他总是坚强地生活下去,他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走向光明。

第三题: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总起(一)一个人如果面对困境,要变得坚强。

二)一个人要在逆境中成为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的人。

1)面对父亲的死亡,他只是沉默,面对分数不高的试卷我却哭了出来;

2)面对继父的毒打,他只是强忍着疼痛,面对老师的批评,我的眼泪却滴了下来。

3)要以他为榜样,努力改变自已,使自己变得坚强!

总结:他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在艰苦环境中,只要怀着一颗向上进取的心,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这种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我们需要的。

另外增加一道题目:

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

(答案和260页第二题相同)

总起:……昆虫记》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昆虫界的维吉尔”。出生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后著有《昆虫记》。

262页(阅读建议)第一题:昆虫的习性:

1)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2)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3)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4)樵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265页(点评)第2题:

作者与精明英勇诡计多端的塔蓝图拉毒蛛的斗智斗勇:

1)用蛮力对付,用刀掏洞,没有抓到蜘蛛。

2)大面积寻找,拿斧头劈洞。一无所获。

3)改用头脑。在植物主茎顶部绑麦穗,做诱饵,在洞口轻轻晃动。抽开麦穗,抢在它之前把洞口封住。

4)它冒昧行事昏了头,显得异常笨拙。

5)最后把它赶入纸袋,封上袋口。

6)蜘蛛起疑心时,或者不饿,就会按兵不动。我只得改换战术:首先确定位置,然后探明方向。用小刀沿通道斜插进去,堵住蜘蛛后路,再用东西在洞口装蜘蛛就大功告成了。

7)这套战术屡试不爽。在恶劣环境逼迫下,塔蓝图拉毒蛛要么舍洞而去,要么顽固抵抗。如果蜘蛛采取第二种态度,我会用刀把泥土连同顽抗的蜘蛛一同挑出来,然后轻松地将它捕获。

267页(点评)第3题:蜘蛛不为人知的习性:

1)发现塔蓝图拉毒蛛特别易于驯服,很快习惯囚徒生活,最终也习惯了到我手上吃现成的小飞虫。

2)像大多数蜘蛛一样不满足,吮吸死虫的头。

3)每次进餐后,整理一下仪容,4)傍晚和深夜是它外出散步的好时候。我经常听到它不耐烦地抓挠纸袋的声音。

265页(点评)第4题:两只毒蜘蛛惊心动魄的厮杀:

1)开始,沿着角斗场走几圈,避开对手,之后,杀气腾腾。

2)没有马上厮咬,保持距离,一屁股坐在后腿上。为保护自己的胸膛免遭对方攻击。

3)对峙两分钟,焕发斗志。两分钟刚过,一跃而起,猛扑过去。

4)各自舞着长腿,缠住对方,用毒牙厮咬。角斗暂停了。但都保持威慑状态。

5)当重新投入角斗时,厮杀更惨烈。失败的一方会从场心抛出。它的头颅被撕开,成为征服者口中的美食。

267页(点评)第5题:作者观察到螳螂既有外在的捕食情景,又体察到“心理动机”,请举例说明。

1)螳螂死死的盯人战术,目的明显,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2)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到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3)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

4)因为,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第六题(大题目)

1)怎样理解“《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这句话?

2)怎样理解鲁迅“《昆虫记》是“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3)怎样理解;《昆虫记》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同之处。你的看法呢?

总起:(一)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具体阐释:1)昆虫的生活:根据观察的资料,揭示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让人了解真实生活。如蝉的潜伏、蟋蟀的建造巢穴、蜘蛛的捕获食物、螳螂的心理战术等。

2)在介绍昆虫生活习性的同时,作者把昆虫当作人来写,充满情趣;杨柳天牛是吝啬鬼,甲虫为子女操碎了心,小麻雀会哭闹,简直就是在向我们“讲昆虫生活”

3)在记录昆虫生活的同时,还从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如: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死亡,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二)总结:所以说: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

一.《童年》——高尔基(**)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人,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还有两个粗野自私的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乐观纯朴的学徒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快乐的麻脸保姆叶夫根尼娅。

二、《昆虫记》——法布尔(法国)

1、昆虫学家法布尔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写出《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它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蝉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敌人;樵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古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名著导读 古诗练习题。童年 1.童年 里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 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 在人间 我的大学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主人公是阿廖沙,性格坚强 勇敢 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2.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给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是外祖母...

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练习

3 骆驼样子 4 1 骆驼祥子 是作者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作者原名 字 满族,北京人,现代作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初期因被 投湖自尽。曾因创作优秀话剧 龙须沟 而被授予称号。5 2 骆驼祥子 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 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他来...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

一 繁星 春水 母爱童真自然。1 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原名谢婉莹 家 诗人 散文家 儿童文学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 爱的哲学 著称。2 冰心的诗中洋溢着爱的哲学。3 冰心的小诗创是受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 飞鸟集 的影响。4 繁星 春水 诗集表现了 母爱 童真 自然三大主题,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