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讲学稿

发布 2023-02-22 13:34:28 阅读 4054

建平县蒙古族学校七年级语文上讲学稿编号。

课题:羚羊木雕课时:一课时执笔:乌彩英

审核:任尚生时间。

安全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过程与方法: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学习重点:分角色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课后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尤其注意课后的读一读,写写的字词。

2、 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填空、

一个的木雕。

一个的爸爸。

一个的妈妈。

一个的妈妈。

第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5分)

犄( )角怦( )藏( )刀

脸颊( )攥( )着。

2、下列括号中的句子是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讲义气。)

d、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完全不放在心上。)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3分)

爸爸的声音一直很( )a、沉静 b、平静 c、安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 )a、违反 b、抵抗 c、抗拒)的。

力量。我是世界上最( )a、伤心 b、悲伤 c、伤感)的人!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 )a、坚强 b、果断 c、坚定)地说。

4、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这样说是因为( )3分)

a、奶奶的话是批评儿子和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b、表现奶奶忍无可忍。

c、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4分)

《羚羊木雕》一文的中心是作者赞美少年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为人父母者应该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情。(

“我”不能要回木雕是因为万芳曾经帮助过我,跟我换过裤子,要回木雕太失礼了。(

木雕是很贵重的,不应该随便送人,所以,“我”父母的做法没有错。(

父母只想到木雕的贵重,但忽略了少年之间友情的贵重,所以他们的做法不妥。(

6、“这能全怪我吗?”从句式上看这一句是句,它表达的意思是 。(2分)

7、区别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4分)

撒俩藏颤( )

8、本文描写了一场家庭冲突。(4分)

a、冲突的原因是:

b、冲突的双方是:

c、冲突的焦点是:

d、冲突的结果是:

9、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题:(3分)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吧,咱俩还是好朋友……”

如果是你,你此时想些什么呢?请描绘你的心理活动。(不超30字)

阅读课文回答:

《羚羊木雕》一文的中心是作者赞美少年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为人父母者应该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情。()

"我"不能要回木雕是因为万芳曾经帮助过我,跟我换过裤子,要回木雕太失礼了。()

木雕是很贵重的,不应该随便送人,所以,"我"父母的做法没有错。()

父母只想到木雕的贵重,但忽略了少年之间友情的贵重,所以他们的做法不妥。()

6、"这能全怪我吗?"从句式上看这一句是句,它表达的意思是:

(2分)7、本文描写了一场家庭冲突。(4分)

a、冲突的原因是:

b、冲突的双方是:

c、冲突的焦点是:

d、冲突的结果是:

8、本文开头(即第一段)故意给读者设置了一个误区以吸引读者,这个误区是什么?

9、本文的结构,有两套方案:一是先写木雕的来历,再写送人,后写索回;一是课文现在的方案,比较两套方案,判断下列选项的对错。

a、原方案比课文方案更合乎事理。()

b.课文方案比原方案,开头更吸引人,矛盾更集中。()

c、原方案着眼点在事理,课文方案着眼点在文章。()

d.叙事文章中"事"比"文"(让读者欣赏)更重要。()

10、爸爸说,羚羊木雕很贵重,是相对什么而言的?他忽略了的、更贵重的参照物是什么?

11、选文最后一段写到下雨,前面却一点暗示都没有,请你在本文开头加一段话,既对下面有所暗示(设下伏笔)又与妈妈突然问"我"有相通之处。

12、指下列加点词语包含的内容。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奶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二、课内文段阅读 (一)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万芳先前的“突然不见”与选文的“突然出现”,暗示了她的变化,由而变成。

2、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词语。

其作用是。3、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这样说是因为()

a、奶奶的话是批评儿子和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b、表现奶奶忍无可忍。

c、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

4、对“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这件事主要怪我,但万芳也有责任。

b、因为爸爸妈妈以前没有给我讲清楚羚羊木雕的贵重,所以这是他们的责任。

c、我反悔应该怪我,但是父母只知羚羊贵重,不知情义无价,逼我这样做的,所以父母也有责任。

d、这件事主要怪万芳,但我也有责任。

5、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向我们揭示了什么?

(二)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

“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1. 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 这句话是对妈妈的描写,表现了她的态度。

2.“屋子里静极了”说明了什么?

3、写奶奶的目的是什么?

4.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讲学稿

3华佗制成了全身 剂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医疗体操,名为。4东汉时张仲景著有一书,他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张仲景为。课堂学习与 首先要求学生讨论秦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予以提醒并共同讨论 一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 要求学生通过对以前的知识的回顾,...

七年级英语讲学稿

课题 unit 9 signs 主备人 张勇。一 学习目标 1.掌握下列单词。watch 难看 tv 电视 listen 听 music fly 放ride 骑 smoke 抽烟 use 使用 mobile 手机 eat 吃do 做,干 homework家庭作业 internet 因特网,互联网 s...

七年级英语讲学稿

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喇叭中学七年级英语讲学稿 一 课题 starter unit1 课型 新授讨论定稿时间 2010.9.1 执笔 张明敏审核使用时间 2010.9.6 学习目标 1.掌握a h八个字母的大小写形式。2.能用简单的问候语进行交流。学习重点 a h八个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