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 2023-02-18 15:21:28 阅读 2225

《秋天》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文章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春天、冬天的美,现在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来领略一下秋天的美。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画,看看秋天是怎样的色彩。

二、图画欣赏。

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画,它是由画家和摄影师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独特的魅力,那么诗人笔下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何其芳的《秋天》。

三、作者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何其芳。(课本注释划记)

何其芳,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文艺评论家。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他19岁就读于北京大学,24岁与卞之琳、李广田合作发表《汉园集》,这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那么他在25岁的时候凭借其成名作《画梦录》蜚声文坛。补充一个课外知识点: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他们三个人是中国现代派诗群中的杰出代表诗人,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四、检查预习。

下面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这些生字词的读音应该怎么读?我们来用“**车”的形式回答。(明确答案之后,学生齐读)

五、朗读诗歌。

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正确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

现在大家一起朗读整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大家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我们朗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注意停顿,正确划分朗读的节奏)接下来大家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朗读的,听的时候大家用笔划出朗读的节奏。

(明确答案之后学生再读诗歌,效果比第一次朗读有进步)

何其芳在诗中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乡村秋景呢?(全班齐答)

第一小节:露珠、镰刀、背篓、瓜果。

第二小节:渔网、芦蓬、小桨、白霜。

第三小节:蟋蟀、溪水、牧羊女。

诗人选取了很多景物来表现乡村秋景,那么,诗人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写入诗歌呢?

明确:这些都是秋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诗人描摹秋天,抓住这些富有秋天特征的代表性景物来体现秋天,这对我们写作是不是一种启发呢?我们可以学习作者这种写法。

六、整体把握。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

板书:14.秋天。

—何其芳。山谷伐木。

农家丰收图。

竹篱间背瓜果。

秋景图霜晨归渔图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少女思恋图。

七、图画具体赏析。

农家丰收图。

第一小节展现的是农家丰收的画面,诗人选择了两个典型的场面去描写,一个场景是“山中伐木”,另一个场景是“竹篱间背瓜果”。

山中伐木”,我们只听到丁丁的伐木声从幽谷中传来,这声音把清晨的露珠给震落了,通过听觉和视觉,我们能感到有人在山中伐木,可这一切又显得那么幽远,令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竹篱间背瓜果”,这个劳动场景是写农民们已经将稻谷收割完毕,正放下手中的镰刀,用背篓去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看来这是喜人的收成!瓜果长得十分肥硕,又大又饱满,连镰刀都饱食了稻香(拟人、味觉),诗人虽未写出农民丰收时的心情,但是我们在字里行间能看到他们轻松的步履和脸上挂着的微笑。

栖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概括了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了,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过渡:在第二节诗当中,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渔家的生活。在我们印象当中,渔民是比较辛苦的,常常是早出晚归,风吹日晒的,有时候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当然这样的渔民是迫于生计。

那么,如果是有粮食的丰收作为保障,渔家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霜晨归渔图。

秋收之后,渔民也过上了闲适的生活,打渔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你看他们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却不再关心是否能捞上鱼来,收网的时候,哪有鱼儿的踪影,只网住了一些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虽然一无所获,可他们并不懊恼,依然在晨霜中轻轻地摇着小船归来。

游戏: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而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渔人的那份闲适。

少女思恋图。

与夏天相比,秋天少了一些热闹和喧嚣,却多了几分幽静和清远,蟋蟀在空旷的草野中鸣叫,清冽的小溪中,石头露出了水面,如此幽静的秋景,怎能不勾起心怀恋情的牧羊女美好的回忆呢?她不禁想起了火热的夏天,从牛背上传来的笛声,让人心潮澎湃。可是现在,笛声没有了,留给人的却是无尽的思念。

梦寐: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牧羊女陶醉于夏天“笛声”的神态,她可能正望着羊群,或者远方正出神呢?写出了少女的情怀。也表现出了秋天如诗如画、如痴如梦的神韵。

过渡:诗人通过这三幅精美的图画,向我们展现了美丽迷人的乡村秋景,营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似乎远离尘俗的秋天的氛围,令人向往,引人入胜。这首诗的创作手法也是值得称道的,作者在每节诗的最后一句,都点明了“秋天”这个主题,起到了一咏三叹的效果。

不仅点明了主题,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八、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秋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

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九、积累与拓展。

秋,是历代文人墨客钟情的对象,秋的神韵,秋的景致,给了他们无尽的创作灵感和源泉。请熟记下列咏秋的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5、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6、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7、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十、作业。1.熟读课文直至成诵;

2.选取你喜欢的一节,把它改写成散文,60字左右;

3.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题任选一个写在你们的随笔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次月考及答案。内容1至4单元 答题时间 9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细心选一选 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图形中不可以折叠成正方体的是 2 如图所示的立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3 数轴上有两点a b分别表示实数a b,则线段ab的长度是 a.a bb.a b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积累运用 完成下面1 8小题,共36分 1 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痴 想啜 泣骚 扰沉淀 zh 立小qxu n 目 y ng 碌。2 根据词语的含义写出本单元所学的词语。6分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忍不住笑。能清楚地看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

紫气东来鸿运通天,孜孜不倦今朝梦圆。祝你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成功!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太阳每天自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是由于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