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发布 2023-02-18 13:47:28 阅读 4583

亲爱的同学们: 半个学期快过去了,你对中学的一切适应吗考试是对学习旅程的一次小结。沉着、细心,发挥你的最好水平,呈交一份你自己满意的答卷。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班级学号姓名。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 请把“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标点符号占一格)(2分)

2 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子曰:“其恕乎夏蚊成雷盖一癞虾蟆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

3 下列加点的字词拼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凝成( ní )眩目( xuàn ) 小憩( qì )盘虬卧龙( qióu )

b 呵责( hē) 洗濯(zuó) 厄运( è迸溅( bìng )

c 伫立( zhù) 黄晕( yùn ) 发髻( jì) 禅心( chán )

d啜泣( chuò) 澄清( dèng ) 冉冉( rǎn ) 玷污( zhān )

4 选出下列字词全对的一项: (

a **辜负雏形崛强

b 贮畜朗润训戒忍俊不禁。

c 潦亮耸立烘托录录终生。

d 抖擞安适诅咒仙露琼浆。

5 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指引同伴。

b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c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卖弄:摆弄。

d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细微的事物。 嶙峋:形容人瘦削。

6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 《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c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句诗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得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d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7 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2分)

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二阅读题(40分)

提示: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要字斟句酌,细心研读,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完成各个题目。

一)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分×2)

嫩趟。2.上述选文课文《 》作者是2分)

3 第①节第一句中的“偷偷地”,“钻”用得好,好在**?(2分)

4 . 词可以叠用,能加重语气,加深语意,并且还有不同的叠用格式,请在第①节中找出两种不同格式的叠词例子。(写出具体叠词)(2分)

5. 第②节在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的三个词语。(2分)

6. 下面是对第②节的评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这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写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b. 这节的描写,色味俱全,虚实结合,动静相配,高低映衬,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

c. 这节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春花的美丽。

d. 这节表达方式多样,描写角度别致,多种感官并用,写出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愉悦。

7. 文中有一句话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你写出来。(2分)

二)《论语》十则(节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一部书。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家、__家,他是___家学派创始人。(3分)

8 给文中加点的字写上拼音:(2分) 省( )罔( )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复习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c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d、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10.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吾日三省吾身。②传不习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④其恕乎!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选文有些话已凝固为成语,请写出两个2分)

三)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晨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嫡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的;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在我们暖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跳舞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的,玩得头都晕了,哪有工夫去想工作啊!”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嘿,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21 蜻蜓为什么变得愁眉苦脸?(2分)

22 蜻蜓又唱又玩的时候,你猜想蚂蚁在干什么呢?(2分)

23蚂蚁最后说了一句“多美呀”,这是( )2分)

a 赞美蜻蜓的歌。

b 羡慕蜻蜓又唱又玩的快乐生活。

c 暗地炫耀自己的安乐生活。

d 讽刺蜻蜓只顾着玩乐,不工作,结果自作自受,还不知悔改。

四)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24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食: 畏:

25 “天帝使我长百兽”中的“长”是个多音字,请推断它在这里应该读什么?并写出它的拼音来:(1分)长( )

26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故事:(2分。

五作文(40分)。

1 学校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校园里一定会发生许多事,有发人深省的事、有令人伤感的事、也有充满乐趣的事……请以“校园趣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 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你曾经历过对你产生深远的事情吧。请你以“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让老师、同学了解你所经历的事,共享你的人生收获。

写作要求:1 两个题目任选一题,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数左右2 作文统一写在作文本上。

答案。一 1 略 、 2 略 、 3 c d 、 5 c、 6 d 、

7 要求:有礼貌的称呼;有“请”字;有问号 。二 一)

1、nen tàng 2 春朱自清

3、把小草拟人化了。而且“钻”字还透露出小草的顽强生命力。

4、①偷偷、嫩嫩、绿绿 ②一大片、一大片

5、树上、花下、遍地。 6、b

7、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二)7 思想 、 教育 、 儒

8 xǐng wǎng

9 d10 11 12 略。

三)21 因为“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

22 蚂蚁在辛苦地工作,并且为冬天的到来准备粮食

23 d 四)

24 吃 / 害怕

25 zhǎng

26 狐假虎威。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班级 姓名。说明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其中包括卷面分3分 一 基础知识考查 共14分 1 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伫立雏形盘虬卧龙酝酿。2 根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2分 清li蹂l n小qg 负。3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2分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中静默着。红的像火,...

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

七上。一 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 1.2的相反数是。2 如果运入货物5吨记作 5吨,那么 3吨表示。3 计算 4.计算。5 温度3 c比 5 c高c 5 比较大小 1 0.02 1 3 6.比 大而不大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为。7.把写成省略加号代数和的形式是。8.将数8.9657精确到0 01 的...

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

大冶一中2012年秋季七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时间 120分钟分数 120分命题人 刘先进。一精挑细选,一锤定音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a 1 b 1 c 0 d 没有。2 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我国也面临水资源缺乏问题,根据统计我国年水资源总量为27500亿立方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