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许多物种消失了苏教版

发布 2023-02-14 06:00:28 阅读 1908

有幸参加9月18日北京东路小学的市级品德活动,让我见识到了大家的风采,更感受到品德教学的魅力,尤其是特级教师唐隽箐老师的《许多物种消失了》与赵亚夫教授的精彩点评,让我陷入了对品德学科的“突破与创新”意识的思考。

品德这门学科由原来的思品、地理等分散学科综合而来,并赋予了它新的名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的学科常常被教育者当成纯思想教育的切入口,忽略了其“生活性”“社会化”的核心价值。从唐特的课中,我不但看到了品德生活性社会化的特点,更看见了教师本身对教材的挖掘与创新的意识。

一、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唐老师从孩子们养过的宠物入手,让孩子畅所欲言。于是,我们便看见了生机勃勃的课堂: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与老师伙伴们分享自己的答案。

贴近生活的材料最能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唐老师从生活切入,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讲。最难能可贵的是,她的“生活性”一直贯穿与课堂始终,紧紧抓住了品德课的特点,让课的特点显现的淋漓尽致。

二、 优质的课堂,自由与约束并存。

她的课上,孩子们缺少了约束但是却依然井然有序,他们不用老师示意站起来回答问题,随机站起来便口若悬河,其他孩子听的是津津有味。若没有长期的训练,便不会有这样的默契。最让我受益匪浅的还是课上的小组活动,当她在ppt上出示讨论要求的时候,当她让本次讨论依次从3-4-1-2这样的顺序开始的时候,当她示意每组2号学生起立的时候,当她说站起来的孩子中若有与你答案相似的你便坐下时……我发现了自己与特级之间的差距:

小小的环节,却如此精致。难怪她的孩子喜欢这样的品德课。自由与约束并存,这是一个优质化课堂的基本标准。

三、 突破与创新,好课的生命之源

开学初,周校长就在大会上强调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若没有创新,任何事物将会慢慢失去活力。唐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新鲜感,即使曾经听过精彩的《许多物种消失了》这一课的教学,听她的课也不乏,因为她有她自己的特色。

她常常从别人想不到的切入口切入新课,她常常用意想不到的环节抓住孩子与听课老师的神经……听她的课,我丝毫不敢怠慢,生怕一个环节没有记录而后悔不已。例如,她在课前让孩子用粉笔画出两个框,将黑板一分为二,这让我心生疑虑:到底要干什么呢?

接着她让孩子把自己养过的宠物写在左侧,把自己不喜欢的写在右侧,两者之间的空白处写上大大的“人”,这才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是人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喜好加在了动物身上,物种消失的原因也往往因人的利益而起。每每想起她独特的构思,我便心生佩服。

每个老师都想创新,但是有时创新没有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往往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创新意识的存在是建立在坚实牢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作为年轻的品德老师,更应该从学习课标开始,从研究课标开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创新成为你事半功倍的筹码。

人,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景物是不一样的。赵亚夫教授从谈课入手,从他所听的两节课评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向我们传达了更加全面的教育信息。他强调现在的教育“教育内容正在由单一的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问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由内容知识向方法性知识转化”,这样的转化就要求我们一线老师能够从这种转化中寻求创新的思路:

教育应当密切贴近生活化、综合化、多样化、具体化。

本次活动,我收获颇多。“突破与创新”将会引领我不断学习、探索,希望在扎实的理论中我也可以寻求到一条品德教学的创新之路。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有些环节的过渡与衔接不是很流畅,另外忽略了一个环节,即在讲 生命的摧残 时应让学生对战争的发起者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如果这样,学生的理解将会更加充分。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 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 明理 导行 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今天我上了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一课。在课前我与同学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交流内容也是临时即兴发挥。我让本班参加春运会的运动员同学介绍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我可以看到他们眼中流露出来的自豪与兴奋,交流是成功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美中...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 教学反思时间很快,学期将进入尾声,由于自己性格原因,本册的教学内容全部完成了课件的制作。本学期,我任教人教版六年级 品德与社会 对新的教材文本,教学目标都不够清楚。幸好通过参加嘉兴教研室组织的 品德与社会 新教材培训和嘉兴市品德名师在海宁的展示课,从中了解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