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到周边去看看》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2-14 00:09:28 阅读 3441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邻国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邻国的兴趣。

知识: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及其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的联系。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

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知道我们与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已经知道和认识我国以及周边的主要国家。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但是因为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还远远不够,并且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一部分学生往往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如果课堂的相关教学不够生动活泼,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需要一种更亲切、直观的表达。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相对比较封闭,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环境里,大部分的学生对我国及周边国家的了解仅限于报刊、书籍和电视节目等,他们对相关的知识了解还比较缺乏。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学生对周边国家的兴趣仅限于这些国家的国名来历,不同的文化及风俗习惯,以及一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而对于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文化与物产、文化与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体会与邻国友好交往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缺乏进一步的认知与探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的熏陶。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国名来历,不同的文化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周边国家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文化与物产、文化与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体会与邻国友好交往的重要意义。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通过“找找我们的‘左邻右舍’”这个活动,使学生知道我国的邻国有哪些;通过大家一起做游戏,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同时讲解每个国家背后的故事,师生共同**:

我们了解了这些国家的国名或别称的由来,发现它们命名有什么规律?最后做一些有趣味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通过这种逐渐深入、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比较好地让学生对周边的国家及其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与此同时,教师应当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看看自己所用的**和准备的游戏是否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在难度和深度的把握上是否得当,有没有超出这些孩子的理解范围。通过“说说你最想去的邻国”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周边国家的认识。

教学重点。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国名来历,不同的文化及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认识周边国家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文化与物产、文化与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体会与邻国友好交往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教学所需的相关国家的文字资料、**、**等材料。

学生准备:调查自己喜爱的国家的生活习俗;调查我国与周边国家历史上有过哪些方面的交往,这些交往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哪些影响;搜集我国近期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左邻右舍”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风格迥异的文化习俗”“与邻居的交往”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活动一找找我们的“左邻右舍”

1.[**动画:我们的左邻右舍]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中国的邻国有哪些?各在我们祖国的什么方位?(板书:我们的左邻右舍)

2.[**课件:方位游戏]

游戏攻关:第一关:测试方位,学生根据老师的手势回答方位。

第二关:假如老师代表的国家是中国,你们都是我的邻居,请你选择一个国家的名称,说出自己的方位。

设计意图:知道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及其方位。】

活动二从国名认识“左邻右舍”

1.[****:邻国的国名或别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从这些国家的国名或别称中发现了什么?

小结:看来,这些国家的国名或别称的命名还有一定的规律,有的与地域环境、地理位置有关,有的与该国人的信仰、爱好有关,也有的与民族有关。

2.[****:邻国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几个国家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分别取一个贴切的别名。

国名。基本情况。

特征。我们的命名。

小结:我们从信仰、自然环境、文化生活、地形、地貌等方面,了解了邻国各自不同的特点,加深了对周边国家的了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邻国的兴趣,自主**,了解其他邻国的特点,加深对邻国的认识。】

板书设计。我们的左邻右舍。

第2课时。活动一风格迥异的文化习俗。

1.[****:日本的文化习俗]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日本独特的文化习俗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日本的这些文化习俗和地域特点是有关系的。

2.[****:印度]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印度的生活习俗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同国家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板书:地域特点、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气候特点)

3.[**课件:猜一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些习俗各属于哪个国家?从“猜一猜”活动得出的结果中,同学们能比较一下我们左邻右舍的国家有哪些不一样吗?

小结:我们周边的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服饰、饮食及舞蹈艺术,由于这些不一样,显出了每个国家文化上的特色,正因为各个国家的不一样,才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显得多姿多彩!(板书:

风格迥异的文化习俗)

4.[**课件:比一比]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些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之间有相同的地方吗?

小结:品茶,使用筷子,使用汉字,过春节,信奉佛教等,都是我们与左邻右舍国家之间的相似与相同之处,这些相似与相同是由于我们与左邻右舍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而形成的。

设计意图:认识周边国家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文化与物产、文化与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

活动二邻国互访活动。

1.准备互访交流活动。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可以用多种形式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

2.参观出访。请小组代表前往自己想去的国家“参观访问”,并向所在国的“人民”提问。所在国的“人民”对前来参观访问的“外国朋友”热情接待,主动介绍自己所在国的情况。

3.交流出访观感。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邻国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深入角色,从而加深认识所了解的邻国的文化习俗。】

活动三古往今来话邻国。

1.[**课件: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古代与邻国交往的故事?(板书:与邻居的交往)

小结:自古以来,我国与周边邻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广泛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邻国间的友好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件:生活中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2.[**课件:我国与邻国的交流与合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我国与邻国在文化、经济、科技、**、旅游等方面有哪些交流与合作?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哪些好处?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看到,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紧密;邻国间的交流与和睦相处,有利于共同发展;邻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我国与周边国家不断地交流学习、合作交往、相互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板书: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生共存)

设计意图: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历史的年轮中体会从古至今,邻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至关重要的,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板书设计。风格迥异的文化习俗。

地域特点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气候特点。

与邻居的交往。

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生共存。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到周边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情绪,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爱邻居的感觉,激励学生了解他们对邻国的兴趣。能力 使学生能够通过教科书来收集和整理信息,并总结摘要中的有价值的信息。知识 了解和了解中国的主要国家及其与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例如,一些亚洲国家对东方文化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了解。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邻国和我...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到周边去看看》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到周边去看看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2018年11月5日。一。认识我们的左邻右舍。1.我国周边国家的景色与风土人情的 2.学生简单谈感受。二。走进邻居家看看。一 找找我们的邻居。问题 你知道我们的左邻右舍都有谁吗?活动形式 学生小组自主读图,以小组为代表竞答的形式进行比赛...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美丽的地球。一 教学内容 蓝色的星球 地球上的陆地 地球村 的居民。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感受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2 知道人类对地球的探索经历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感受人类探索自然的毅力和勇气,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3 知道地球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