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次丘镇高庄小学四年级二班王立芳。
第六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本单元将进行六首古诗的教学,分别是《17古诗两首》(《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18古诗两首》(《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19古诗两首》(《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教学目标: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
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诵读了解离别诗的情感表达,体会离别之情,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
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突破方法: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教具、学具:
作者资料。教学时间:
3课时。第17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二、简介作者。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李益以七绝见长,后人往往把他和王昌龄相提并论。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比一比。
把自己读过的友情赠答诗积累起来,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8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二、简介作者。
庾信,字子山,河南南阳人,是南朝梁简文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读一读。
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第19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二、简介王之涣。
王之涣,山西人,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很有名气,多被乐工制曲歌唱。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做一做。
唐代诗人中,有着许多情谊深厚常常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如李白与杜甫,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搜集他们之间互写的赠答诗,读一读,把这些诗歌做在贺卡上,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七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本单元将进行六首古诗的教学,分别是《20古诗两首》(《塞下曲(节选)》和《秋望》)、21古诗两首》(《从军行七首(其五)》和《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22古诗两首》(《塞上听吹笛》、《征人怨》)。
教学目标: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
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诵读了解我国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和豪迈的情感表达,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
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突破方法: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教具、学具:
作者资料。教学时间:
3课时。第20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塞下曲》(节选)和《秋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
了解《塞下曲》(节选)和《秋望》的写作背景。
六、拓展活动:读一读。
塞下曲。明)谢榛。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1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从军行七首》(其五)和《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故事链接:
了解火焰山名字的来历。
六、拓展活动:读一读。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2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塞上听**》和《征人怨》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征人怨。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二、简介高适。
高适,河北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了解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
七、拓展活动:说一说。
唐代流传下来的边塞诗歌非常多,查找资料,说一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八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本单元将进行对外交流的教学,分别是《23丝绸之路》、《24玄奘取经》、《25、鉴真东渡》和《26郑和下西洋》。
四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
1 送柴侍御2 喜见外弟又言别。3 重别周尚书4 送友人。5 秋风引6 送别。7 淮上与友人别8 塞下曲。9 秋望10 塞下曲。11 从军行七首 其五12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13 陇西行14 塞上听吹笛 15 征人怨。16 时期,为了联络西域各国,两次派遣 出使 汉武帝招募大量商人到西域各国经...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4 诉衷情。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 诉衷情 的原文及译文。2 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 经典回放。1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2 学生了解陆游。作者 陆游 1125 12...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4 塞上听吹笛。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 塞上听吹笛 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 经典回放。1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再借助插图 文意 和 温馨点击 中的提示,相互对应,试着自己读懂这首古诗。2 学生通过各种各种途径了解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