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富锋小学杨晓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写1个字。理解“识”“缘”等字在句中的意思,说出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生字词,利用注释与资料理解古诗。通过理解诗句意思与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诗中的道理。体会诗人在庐山时,因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本诗,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读懂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游庐山时,因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准备:
庐山风光的课件、作者简介。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课前**庐山风光录像。2.导入语。
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庐山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对庐山独特的感受。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了庐山后,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二、解释诗题,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释题。
谁能对照文中的注释,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题是书写的意思,西林是个寺庙,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师:是谁把什么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生:苏轼把诗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师:古代的酒楼、寺院等地,大多数有一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诗留名。(画出题目停顿:题西林壁。)好,带着你的理解再读题目。我们再读。
2.了解作者。
我们来了解一下苏轼。谁来读一读。ppt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主要作品:《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3.写作背景。
九百多年前,47岁的苏轼在去汝州上任时,途径江西九江,初入庐山时,他与友人约定此行不作诗。但不知何时,苏轼到来的消息传遍庐山上下,山中的人奔走相告,兴奋地传说:“苏轼来了,苏轼来了!
”面对此情此景,他又高兴又诧异,加上他看到庐山奇美秀丽的景色,情不自禁地作了五首记游诗,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首《题西林壁》。
三、整体感知,初读古诗。1.范读。
师:听老师朗读这首诗,注意听准字音,听好停顿。2.学生自由读诗。
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2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第二遍,读得通顺,注意停顿。
3.指名读。教师做适当的鼓励评价。谁能来读一读?预设:生1读。
师:读得字字清楚,字正腔圆很好!这首诗中有一个生字,是?缘。学习缘字。强调:第三笔是撇折,第四笔是横撇。
师:谁再来读一读?生2读。
师:读出了诗的节奏,谁能再慢一点儿,读出诗的意境?
生3读,师评价。师:真好!大家齐读一遍。四、理解感悟。
师:我们仅仅会读诗还不行,还要理解诗意。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呢?用什么方法理解古诗?
生汇报:查字典、查工具书、结合注释、借助文中插图、上网查找资料等。1.自学诗意。
下面请你们用刚才总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画出诗中不理解的字词,把弄懂的记上,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3分钟)
大家都学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没解决的字词啊?(预设:生:没有。师:都会啦,老师考考大家。)
重点汇报:横看、侧、不识、只缘。“山”此山是指哪座山?2.学习前两行。
1)这首诗中,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的?请大家在诗中画出来。学生汇报:横、侧、远近高低。(教师板书。)
师:诗人从这些角度看庐山的景色是一样的吗?诗中哪个字告诉我们景色不一样?(生:各。)
师:好,一起大声把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来!师:诗人先看到了哪些景色?生:岭和峰。
师:什么样的岭和峰?预设:
生:连绵起伏的山岭。师:山峰呢?
生:山峰是直插云霄(高耸入云)的。(教师用动作表示一下,配合学生。)师:我们来看一下,ppt图,这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和高耸入云的山峰。谁能读出它们的区别?
预设:(评价)把庐山的雄伟壮观读出了!那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喜爱,赞美。)
我们用赞美的语气齐读一遍。
师:那么,诗人从远近高低看庐山,看到的又是什么样的景色呢?课件展示。谁能看图说一说。
预设:师:我们看第一幅图。
生:从远处看庐山,一座座山岭连绵起伏,云雾弥漫。师:的确如此。那第二幅图呢?
生:从近处看庐山苍翠秀丽,巍峨挺拔。师:看到这幅图,我们也仿佛站到了庐山的脚下。生:从高处看庐山,云雾缭绕,山上有成百上千的树木。
师:仿佛生活在仙境中一样,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从低处看呢?
生:我看到了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师:
说的好,这是大诗人李白站在庐山瀑布的脚下看到的景象。
那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从正面看,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从远近高低看庐山,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
小结:是的,我们从远处看山,它是一片,而真正进到山中以后,我们看到的都是局部的山。随着我们的脚步,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山岭,一条一条的沟壑,每移动一次脚步,每换一个位置,看同一处景物,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
所以在苏轼的眼里来看庐山真是(生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诗人仅仅是从这几个角度看庐山的吗?教师用手指着板书。
还有没有从其它的角度看庐山的呢?启发:平时在生活中,我们观察物体,还可以怎样观察呢?生汇报。(对,还有仰视、鸟瞰、左看、右看、前看、后看等等。)
由于受诗歌字数的限制,前两句只写了它的几个角度。想想那庐山不是一座山峰,而是绵延90余座,苏轼在一天之内能看完这些景色吗?(生:不能。)
那他在庐山大约游玩了多少天呢?学生汇报(十多天)。
师小结:苏轼在友人的陪伴下,多角度观察、多次拜访庐山。游玩了十多天之后,虽然不再像来时一样,觉得庐山不可亲近,却依然觉得它千变万化,神秘莫测。
所以,他在西林寺的墙壁上接着写出了后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学习后两行。
1)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你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说一说吗?生:
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谁能反过来说一说?(因为我在这座山中,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2)诗人从多个角度看庐山,为什么还看不清楚它的真面目呢?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幻灯片出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讨论后,指名回答。(因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
)过渡:同样是庐山,只因为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的样子就不同。同样的,同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会有不同的样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现在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先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会更好。)
同学举例子后,师问:“通过我们学的这首诗和联系生活实际,那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生汇报。
师小结:诗的后两句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的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也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总结全文。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
看景)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我们知道,诗人此次入庐山一共写了五首诗。
(ppt出示五首诗)这首《题西林壁》是这五首游庐山诗的总结之作。而本诗的最后两句,又是这首诗的总结之笔,点睛之笔,生花之笔。
六、拓展延伸。
幻灯片出示:同样是庐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受。
庐山在李白的眼中是——幻灯片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在谢灵运的眼中是——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庐山在***的眼中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庐山在苏轼的眼中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七、作业。
拓展与运用:请你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观察、记录,再说说你的收获。
八、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侧远近高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教版四年级《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 谈话与导入。1 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2 师板书 庐山。生跟读两遍。3 请学...
小学语文长春版五年级下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 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2.过程方法目标 学习如何解读诗歌。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但在理解诗意上还是有一定难度,这节课就针对孩子有难度的问题,用微...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题西林壁 教学设计。题西林壁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并背诵 默写古诗。2了解诗句的意思。3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2背诵并默写古诗。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热爱古诗文。2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