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版本2

发布 2023-02-01 08:35:28 阅读 1744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1课时

课上先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容器,让学生说说哪个盛的水多,从而学习容量的含义。在学习升这个概念时首先出现1升的标准件:棱长为1分米的塑料正方体盒子,让学生倒满黄色的水,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观察哪些容器可以倒入1升水,然后我先后把1升水倒入圆柱形的可乐瓶,到入玻璃水壶、倒入脸盆,让学生观察形状不同的1升水,记住它的大小。

帮助学生对1升的认知表象的建立。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2课时

这节课是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为了让学生更精确地感知“毫升”, 在课前学生收集了一些有容量单位毫升的容器。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一升的水有多少,接下来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到“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做单位”。启发学生主动提出“1毫升有多少”的问题。

我是通过用针管吸入一毫升水,放入试管中,先让学生感受1毫升到底有多少。在认识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时,由于缺少一升的量杯,所以我是通过光盘上的动画让学生发现1升=1000毫升。在练习中,有许多的容器都是生活中经常能看见的,教材的编排意图很好,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2课时

这节课是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为了让学生更精确地感知“毫升”, 在课前学生收集了一些有容量单位毫升的容器。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一升的水有多少,接下来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到“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做单位”。启发学生主动提出“1毫升有多少”的问题。

我是通过用针管吸入一毫升水,放入试管中,先让学生感受1毫升到底有多少。在认识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时,由于缺少一升的量杯,所以我是通过光盘上的动画让学生发现1升=1000毫升。在练习中,有许多的容器都是生活中经常能看见的,教材的编排意图很好,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3课时

这是一节练习课,学生复习有关升和毫升的内容。在练习时体现了实际应用学到的知识,既体现了数学有现实的应用价值,又能在应用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教材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应用升和毫升。

最后一项“动手做”只要一个上下一样粗的矿泉水瓶或玻璃瓶。制作也不困难,教材用**结合的方式把方法交代得清清楚楚。在制作时体会1升水、1/2升水、1/4升水、3/4升水各有多少。

制成以后就能用来测量各种容器里大约有多少水,学生肯定很感兴趣。这些制作与测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

本节课学习的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重点解决试商及商的书写的问题。由于学生已有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之前,我预设学生可能不太适应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试商的过程及确定商的位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上两点。在教学笔算92÷30时,我放手让学生试算,再结合小棒帮助学生理解商的位置。

从随后练习的两道题目看,学生们基本没有问题。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认为在例1就让学生明白了如何试商并知道了商的书写位置的问题,所以在进行例2的140÷30的教学时,只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的位置。从课堂上学生讲解算理的情况看,我觉得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较好。

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部分学生在计算280÷50时,个位商5后,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全写成了25,而且像这一类型的题目商和除数相乘的积都写成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2课时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由计算算理教学和技巧训练两部分组成。在教学时,以清晰的理论、与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巧。在学生尝试了例1的笔算以后,组织学生重点交流了“3”到底应当写在什么位上?

学生之间通过互动,明确了3写在个位是表示3个一,92里面最多有3个30;写在十位是表示3个十,92里面有30个十是错的。再讲解第二个问题时,很好地运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处理了“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尽管没有在计算中发生“够”与“不够”的矛盾,还是这里比较准确的把握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 4、注重计算练习的层次性。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3课时

计算是一种技巧,需要在一些有层次的练习中,得以巩固与熟练,提高计算的精确性与计算的速度。第一层次巩固练习——列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共同订正,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层次变式练习——判断改错题。先引导学生用手势判断,再说一说错的原因,如何订正,怎样避免?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层次提高练习——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4课时

刚开始学习四舍五入法试商时,怕学生们不知道把除数看成接近哪个整十数来试商,所以在做除法竖式时都要求他们把除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就写在除数的上面,帮助学生试商。计算时不仔细,出现试商同除数相乘习惯用口算且出现较多错误,以及试商后被除数同试商乘除数的积相减出现错误;但学生们在练习中却用商去乘整十数,接着再用被除数减去乘出来的数,这样除数已经发生了变化,自然就得不出准确的商了。我觉得学生们没能够真正的理解算理。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5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整堂课都是进行计算,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将除数看作一个整十数学生都比较快速,但是由于前面的内容掌握的不是十分好,部分学生的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依旧不是很高。除了试商的问题外,正如其他老师所说,计算能力差的学生错误的地方很多:

计算中商乘除数,减法等都出现"低级错误".归纳学生在计算过程**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

最后一位不够除没有商0;2.个别学生对试商不理解;3.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口算能力不强;4.

计算时不仔细,出现试商同除数相乘习惯用口算且出现较多错误,以及试商后被除数同试商乘除数的积相减出现错误;5.作完题目后没有检验的习惯,如明显的余数比除数大但看不见。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6课时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是三年级下学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的实际运用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解决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经验主动探索,在交流讨论中拓宽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个内容我教完了,在教学中,那就是本节课教学“连除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看到课题时会产生疑问,有的问题在解决时明明是先乘后除,比如例题的第二种解答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时,我联系前面发现的“224÷2÷4=224÷8”帮助理解,这样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两个除数的积”,同时也可以体会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7课时

对照我今天的教学,我能让学生选取有用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学生的口,道出不同解法,体会到了方法的合理性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说实话,这题我只考虑到三种解法,并没有想到因为单位不同,而产生的想法不一样。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让学生进行反思,提升。

如果教师给足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加上善于等待,相信你会等待到孩子的思维之花的开放,那时你会觉得那朵花很美很美!困惑:生4和生5的说法是否有些牵强?

当学生的表达不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教师此时该怎么办?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8课时

几个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都没有很准确地直指本质,我试图引导他们从题意去思考,假设如果每人9本书的话,34乘9得306本,超出了原有的本数,显然违背了我们的题意,从现实生活的尴尬聚焦于眼前的除法计算,孩子们会自然接受:初商偏大时,被除数就不够减,必须将初商调小,才能顺利往下算。所以,“偏大就调小”这样一个思想,我让孩子们继续观察这种除法的除数,除数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我是想让孩子们明白:把除数看小,初商就可能偏大,偏大就要调小。这实在有些抽象,孩子们不容易理解,我感觉自己也讲得不透彻,这是我上完课后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求助中。

关于计算的方法,孩子们掌握得还行,在作业中,正确率也算让人满意,只是不够熟练,尤其遇到乘法计算那一步,孩子们的速度很慢,却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那一步。我想,对于速度暂且不作严格要求,等孩子们将方法牢固且内化后再慢慢提高吧。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9课时

在细微处探寻试商调商的策略。策略一:巧用余数调整商。

第一位同学上台汇报了“五入”法试商后,第二位同学也上台汇报“五入”法试商,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两次“五入”法试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初商偏小,要调大。不同点是第一位同学调商了两次,第二个同学调商了一次。为什么一次调商能够完成任务呢?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快速调商的策略”——把余数34和除数17比较,发现余数34里面有2个除数17,所以直接用7+2=9,改商9。”也就是巧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调商。策略二:

巧用已知确定商。在“议一议”环节,在评议“598÷18”的更正时,老师问“确定个位商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吗?”生回答:

十位商3时,与18相乘得54,个位商时,用58除以18所以也商3,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学生创造思考、探索的时间、机会,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细微处培养了学生快速试商的策略,既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较好的解决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0课时

在递进练习中聚焦学习的本质。本节课教学用五入法试商,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四舎法试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本节课有以下亮点:

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安排的不是很多,但题题奔重难点,通过练习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通过解决密切联系实际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样的安排既用足了教材的练习资源,还使学生由简单应用到灵活应用的练习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基本的数学思考能力。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1课时

分析如下:1 上课时部分学生有时没有专心听讲,不积极举手发言。2 课本安排的知识点层层递进,前面的没有完全掌握影响后面的学习。

3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方法如下:

1 课前动员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要求班干部起带头作用,表扬一些成绩不太理想但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并要求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2 每节课刚开始安排复习内容,把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比较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算理和试商方法,巩固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包括(450÷60,147÷20,258÷43)。3 在黑板上进行列竖式示范,结合学生板演竖式,集体讨论怎样列竖式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顾及到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进行参与。

4 进行口算,笔算比赛,并结合成绩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既跳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又有了提高和巩固。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版本7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1课时 今天教学了 认识容量升 在课前我认识到只有让学生有亲身经历,才能获得1升的直观感受。为此我和学生做了充分准备,收集各种容器带到课堂上。为了对1升的感受更加深刻,我带了正好1升的果汁 因为没有1升的标准量器 先让学生掂一掂,感受1升的液体大约多重,再把1升的果汁倒到一个大碗里...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版本6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 这节课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例题首先要求学生能口算出60 20,其中给出的一种口算方法是因为6 2 3,所以60 20 3,看似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根据之前的推断,结果应该是60 20 30,都是在末尾添了一个0.所以在教学口算方法时,我...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版本3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1课时 我是怎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容量概念的呢?我拿出一个热水瓶和一个水壶 水壶的体积要比热水瓶小很多 先让学生猜测谁的容量大,学生的意见分三种 热水瓶的容量大 水壶的容量大 一样大。我把满满的一热水瓶的水缓缓地倒入水壶,最后正好全部到入水壶 学生惊呼,它们的容量一样大。我趁热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