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3古诗两首》教案

发布 2023-02-01 00:46:28 阅读 1559

《望洞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读懂古诗中字、词、句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意的理解。3、能说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象。

5、感受洞庭湖月夜的景色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6、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的意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二。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三.教学准备:

1、收集洞庭湖资料。2、洞庭湖画面。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中国的山水画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其中的意境唯有诗能与之相承。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让我们去体会其中的意境。

2.出示**,学生填诗。

3.出示望洞庭**,学生说说再图中看到了什么。远望洞庭美景的这位诗人便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板书)你对刘禹锡了解多少?学生交流,师小结(多**课件出示)。

刘禹锡772——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族。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他能诗能文,擅长书法,现存诗800多首。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岁考中进士,有“诗豪”之称。但他一生官途并不顺畅,多次被贬。

《望洞庭》就是他在秋天转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之下遥望洞庭湖写下的。

月。板书:山水看到了皎洁的明月,波光粼粼的水面,君山4,。你觉得这三种景物那两种在一起是绝配呢?

是的,看着这样的美景刘禹锡也抑制不住自己提笔写下了这首《望洞庭》。二、初读感悟。

出示自主学习单一:

1.反复朗读古诗,结合注释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说说理由。2.给你欣赏的句子划上停顿,让其读起来更美更有韵味。(1).“湖光秋月两相和”

这句话描绘了在秋天的夜晚月亮照耀着湖面,湖水倒映出月影,月光如水,水中有月,两种景物相互交融在一起,是多么静谧和谐啊。(2)“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示两幅铜镜的对比**)说说见到这两面镜子的感受,古代的时候镜子都是铜制的,而铜镜在没打磨之前看起来就是这种朦胧的感觉,这句话把波光临粼粼的湖面比作成了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也就是下半句句诗所说的——“镜未磨”(板书)上半句的“潭”指什么?(水,洞庭湖水)“潭面”?(水面,洞庭湖面)“无”?

(没有)“潭面无风”?作者前半句写“潭面无风”,后半句写“镜未磨”,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用比喻句来说一说这句诗?

3)“遥望洞庭山水色,**盘里一青螺”

这个谜底在诗的第三句(齐读,师板书:遥望洞庭山水色)我们知道“望”是向远处看,那“遥望”呢?比“望”的程度更深更远了。

作者远望什么?(洞庭山水)这里作者又连续运用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用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

(指导读)

孩子们畅所欲言老师加以提问,引导。让其理解文中重点词语,修辞手法,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

古诗两首。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赏析 前两句是本诗前半部分,总写月夜洞庭宁静优美的特征。第一句用白描,第二句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夜洞庭那种缥缈 空灵 恬静 和谐的境界。遥望洞庭山水色,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赏析 三 四句是诗的后半部分。这两...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古诗两首苏教版

3.古诗两首。教材分析 这是第七册的第三篇课文,也是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课是两首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第一首 望洞庭 选择的是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第二首 峨眉山月歌 描写的是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学...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古诗两首苏教版

3.古诗两首。教材分析 这是第七册的第三篇课文,也是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课是两首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第一首 望洞庭 选择的是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第二首 峨眉山月歌 描写的是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