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紧承白诗末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颈联蕴含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尾联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赤壁》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过零丁洋》首联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颔联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颈联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尾联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2)中心意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三国时英雄成败之事,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
过零丁洋》这首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这首词借中秋赏月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的主题。
课文写作特色】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感情真挚,沉郁豪放。
2)结构巧妙,用典恰当。
3)寓深刻哲理,艺术感染力强。
2.《赤壁》
1)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2)借物兴感,立意新奇。
3.《过零丁洋》
1)笔走龙蛇,纵横驰骋。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直抒胸臆,慷慨悲凉。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步步设问,问天问月问人生。
2)把“天”“月”人格化,亲切动人。
3)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5.《山坡羊·潼关怀古》
1)以动写静,气势汹涌。
2)情景交融,情由景生。
课本习题提示】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二、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八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测试题
一 名句默写。1到乡翻似烂柯人。2.折戟沉沙铁未销。3身世浮沉雨打萍。4.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6高处不胜寒。7.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8.杜牧在 赤壁 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 生灵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页。内容预览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 诗词曲五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教案第页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优质教案
诗词曲五首 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 整体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1 朗读法。2 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吟诵,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接受文学熏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