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复习卷

发布 2023-01-05 02:27:28 阅读 3412

一、填表。

二、按原文填空:

a到乡翻似。

b零丁洋里叹零丁。

c、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事古难全。

e、峰峦如聚望西都伤心秦汉经行处百姓苦;亡。

三、诗句理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阅读 。(一)水调歌头(苏轼)

1、苏轼代杰出的家,号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

2、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琼楼玉宇。弄清影。

3、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它的含义是在词中,这句词是对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

4、翻译词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5、这首词的上阙写下阙写。

6、这首词的主旨是。

7、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

8、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本曲作者是朝家。山坡羊是。

2、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仔细品味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

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四) 过零丁洋(文天祥)

1.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诗中的“惶恐”“零丁”用了双关,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3.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些,说明了什么?

4.诗中的尾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举出中国历史上一两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加以说明。

参***。一、

三1、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2、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4、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5、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6、交**作缘由,引出下文。7、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9、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

10、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

11、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周瑜们的胜利带有运气,而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12、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4、(一)1、宋文学东坡居士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2、①美玉做成的楼宇。②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子由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4、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

5、词人“欢饮”时的想象 “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6、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7、天、年、寒、间、眠、圆、全、娟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二)1、张养浩元散曲曲牌名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4、“聚”:

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并联想到河水奔腾澎湃的情景。

三)1、低沉愤懑高昂乐观 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四)(1)首联写了个任何人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2)“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惶恐滩头说惶恐”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前半句写国家山河**,局势危急;后半句写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4)前三联书写了国破家亡之痛,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尾联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谓,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孙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

八年级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翻译

八年级下册25课 诗词曲五首 翻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参考译文 谪居巴山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算来已有二十三年的时光。怀念故人,徒然吟诵 思旧赋 此番归来,真如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恍如隔世,人事沧桑呵!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 千帆齐扬!病树之后,会有姹紫嫣红 万树春光!今日听...

八年级下册25课诗词曲五首翻译

八年级下册25课 诗词曲五首 翻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参考译文 谪居巴山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算来已有二十三年的时光。怀念故人,徒然吟诵 思旧赋 此番归来,真如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恍如隔世,人事沧桑呵!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 千帆齐扬!病树之后,会有姹紫嫣红 万树春光!今日听...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5诗词曲五首

25诗词曲五首。麻池中学李金婵。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 布置学生 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 词 曲的特点。2 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