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物理学情测试

发布 2023-01-04 10:27:28 阅读 6531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学情测试。

姓名: 班级: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以下各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a.验钞机可通过验证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

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

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在夜晚观察和监视目标。

d.火灾时,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探测器拍摄**,从而使人们及时、准确地了解火场位置等信息。

2.以下各实例中不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组成自行车尾灯的角反射器 b.红外照相机。

c.反射式望远镜d.人造月亮。

3.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4. 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

5.某人从平面镜中看到时钟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2∶01 b.12∶10 c.10∶21 d.10∶51

6.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

7.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l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两倍焦点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倒立的实像。

8.如图所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哪个是正确的。

9.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

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10、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路面上有不少水洼,人在月光下行走,为了不致踩在水洼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洼b.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洼。

c.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洼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11.如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

.保持不动 b.向上移动

.向右移动 d.向左移动。

12.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8中的甲和乙,则( )

a.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近。

b.小明和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13、如图4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

a.0.1m b.0.2m c.0.3m d.0.5m

14、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15.在“五岳”之一的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16.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小丽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惊奇地发现:将温度计放在___光的外侧时,温度上升较快.这是红光外侧的说明它具有而紫光外侧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是 ,它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8. 光每秒可传播 m,我们见到的阳光实际上是500 s前从太阳发出的,可见太阳。

距地球大约是 m

19. 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ab在平面镜中成虚像a’b’,在平面镜后面放一块足够大的遮挡板ef,则人眼 (能/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b’.

20.身高为1.8 m的小宁站立在一平面镜前2 m处,则小宁与他在镜中的像的距离为 m,小宁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 m;若小宁远离平面镜,则像的高度将变大/变小/不变),所成的像是 (实/虚)像.

21.如右图所示是一款家庭常用的数码照相机,该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22.2023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物质,在空气中沿__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物质表面“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__让旁人看不到它.

23.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而成的像,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是图中的 (选“甲”或“乙”)。

2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常见的视力缺陷有___和___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选填“前”或“后”)移。

25、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现象。

26、如右图所示,mn是物质a和b的分界面,且其中之一是空气,一束光线从物质a射到物质b,则入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其中物质是空气。

三、作图题 (每题2分,共6分)

27.如图15,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8.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

29.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其原理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上升了/下降了/高度未变).请在图中画出你判断的依据。

四、解答下列各题:(每空每图一分,共31分。)

30. “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有关。

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___是(正确/错误)的,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示灯___有/没有)科学依据,红光___容易/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可以传播得更远,人眼对绿光比较敏感。

八年级物理学情监测

八年级学情监测试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能减弱噪声的是。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 d.在机器上安 器。2 关于声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声速增大b.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声速不变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情检测

命题人 王敏。一 填空题 每空2分,共40分 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km s,光年是单位。2 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一种媒介中是传播的。3 早晨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刚刚升起时,实际上它还处在地平线的下方,这种现象是由于造成的。4 早晨的太阳与水平方向成30 角射到一平静的水面,经水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随着...

八年级物理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案。班别姓名学习效果。一 学习目标和要点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同时停止。2 声源是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也称为发声体。3 声音的传播要靠介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固体 液体 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4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