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学案7 1 第7课戊戌变法

发布 2023-01-04 03:31:28 阅读 7755

阿里河中学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班级___组___姓名。

第7课戊戌变法课题科目年级主备教师。

课型同组教师。

授课时间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从可利用的资料中尝试着找出维新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讨论社会各界对变法一事做出的反应,从而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3、能正确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从而激发爱国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1、公车上书2、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

备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一、【自主先学】(我相信,我能行)(一)序幕:

2023年春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和___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过程年,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定期集会演讲,随后又把改为作为该组织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形成了。

2、__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实行变法,史称“__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最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三)结果:年9月,向直隶总督荣禄告密,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的是2023年9月21日,__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的___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变法失败。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2、戊戌变法失败后等六人遭杀害,史称。

二、【合作**】书中34页动脑筋。

三、【拓展延伸】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四、【达标检测】

1、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内容的是()

a、改革**机构b、不允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创办报刊杂志d、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2、百日维新被称为“戊戌变法”,是因为它发生在旧历戊戌年,这一年应该是()a、1894b、1895c、1898d、1900

3、在戊戌政变之前,袁世凯的告密使得维新派被一窝儿端了。有人说,戊戌变法的失败主要是用人不当,你认为戊戌变法应该是()a、大刀长矛敌不过洋枪洋炮b、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

c、没有军队支持d、变法触动了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4、有人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康有为和梁启超,而他们出生在地主阶级家庭,因此,戊戌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你认为戊戌变法应该是()a、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地主阶级改良运动c、地主阶级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5、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了民族危亡b、推动了政治改革c、发展了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材料三“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请回答:

1)这些话是谁说的?他是什么阶级什么派别的代表人物?

2)他是在什么事件中被杀害的?一同被杀害的还有哪几个人,他们被称为什。

么?3)“贼”指何人?为什么他“无力回天”?

4)“死得其所”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待?

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第7课戊戌变法

第7课戊戌变法。1 公车上书。1 经过 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 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2 意义 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3 维新派政治团体 强学会。机关报 万国公报 后改名为 中外纪闻 2 百日维新。1 时间 1898年6 9月...

八年级历史学案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 时间 审阅 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能够简单说出 863 计划出台的经过 了解 863 涉及的领域 总体目标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 影响 搜集资料 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了解信息技术的一些知识,增强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技能。二 能力目标。通过上网 去图书...

八年级历史学案修正

课题第1课鸦片战争。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 能准确说出 1 虎门销烟的时间 领导人 意义。2 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 侵略国 结果 影响。3 南京条约 签订时间 内容。2 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影响。重点 1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2 中英 南京条约 难点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