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说课稿新人教版

发布 2023-01-03 20:30:28 阅读 3515

第九课《改革开放》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改革开放》,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不妥之处敬请大家评议指正。

一、 说教材。

1、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讲述了202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本课教学内容在中国现代史中起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因此,改革开放这节课在中国现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材重难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因为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因为八年级学生思想品德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没有学习,这些内容也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理论性也很强。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70%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采用直观式教学、多**课件辅助教学、问题**式教学、启发引导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主导作用,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2、学法。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之以渔,则受益无穷。

”教学同样如此,我认为教是为了不教,在教知识的同时,是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法,会中学法。因此,在学法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观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计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为了使学生愉快地、顺利地、科学地掌握知识,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这首歌歌颂了哪位历史老人的丰功伟绩?歌词反映了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学生回答:***;改革开放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

由此导入对本课内容的讲解(教师板书:第9课改革开放)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小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资料,让学生直观性地了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历史。

2、投影展示凤阳县改革前后的资料。

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

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预设问题:同是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改革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42页小字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前后桌四人小组互相讨论 。)

教师总结: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段材料中所说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发生了第二段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变化。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展示海尔集团历史变迁的**资料。

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预设问题: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这种局面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5页小字部分,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总结。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论从史出,从而使历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学生内在的品质,实现了历史课学习的常态化。)

学生依据教材总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教师总结;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23年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利润34.9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2、预设问题: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看课本45页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内容。)

学生依据教材总结: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高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设计意图:用歌曲形式导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思绪被调动起来,在高昂的情绪中一起进入新的学习主题。

听歌后请思考问题:

“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画了一个圈”是指2023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计意图:

,2023年增设的海南经济特区。

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为了吸收侨资、外资;为了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图,请3位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出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中: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2、使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构建时空概念,树立历史的空间感,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直观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3、**展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迅速崛起的**资料,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

4、问题**:我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根本区别?

设计意图: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历史,实现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延伸,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说明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教师(或学生)总结。

本课主要学习的是2023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的情况。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车轮。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实践证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一条成功之路,必须长期坚持。***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符合中国国情,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30年经典瞬间》,增加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感性认识。

第四环节:板书设计。

为了体现本节课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形成简单的知识框架,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对内改革。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格局)

第五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城市改革 b.农村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沿海地区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有一座城市,它是2023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4、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② 集体经济③ 个体经济④ 私营经济⑤ 中外合资企业⑥ 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b.②③c.①②d.①②

第六环节: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1、回顾一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进行了几次调整?每次调整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2、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

如果课堂上还有时间的话,这两个问题在课堂上完成,如果时间不允许,就作为作业完成)

设计意图:其中第一题的总结对比,让学生强化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需要的认识,而通过第二道题的总结对比,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学年八年级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学案

2019 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 第9课改革开放 学案。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2 了解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 开发区和14个沿海开发城市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3 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二 学法指导 1 利用地理知识掌握我国5个经济特区和1984年开放...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学案

第9课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及其作用 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2 记住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3 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 预习 一 对内改革 教师讲授 最先改革的地区 1 农村改革 实行的政策 作用。改革重点 2 城市...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案第9课《改革开放》

一 对农村的改革。1 目的 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 典型 安徽凤阳小岗村3 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 影响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 商品化 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二 对外开放的措施。1 1980年,我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