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题。第六章密度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授课类型。实验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这是一节测量型实验课,是对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
一、教材分析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
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
二、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的能力。
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
三、教学目标过程目标:
通过实验**,经历**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重点。四、教学重点难。点。难点。
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是本节的难点。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此难点。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
1、复习密度公式引出新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并板书课题。
2、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铜块,要测量这个铜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3、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
引出量筒的使用。教学环节。
二、量筒的使用教师展示:量筒,学生观察:量筒。
1.师生共同讨论量筒的单位、量程、分度值、读数时注意问题及用途。特别强调1ml=1cm3然后让学生动手往量筒内倒水,练习读数2.学生讨论并口头回答: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的方法。
教师稍后板书: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v=v2-v1教学环节。
三、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设计实验方案首先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各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五、教学过程设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测出小石块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
计。量的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慢慢浸没到水中,读出水面上升到的刻度v2(4)计算石块密度ρ=m/(v2-v1)最后老师提问:为什么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让同学们从减小误差方面进行思考。
2、设计记录**操作过程中的数据,需要专门的**来记录,下面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教师巡视并提示实验时应记录: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中间计算量,最终计算量三方面的数据。
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并纠正设计中的不足。
3.分组实验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老师强调小组分工,有操作的,有记录的,并巡视指导。
4、教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教学环节。
四、测量盐水的密度1.设计实验方案。
2.按照《实验与**》中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3.各小组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实验误差原因。
实验**64页基础练习1—4题。
六、练习及检测。
题。实验**66页。
七、作业设计能力创新1—3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案。学习主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间 1课时 课程标准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九年级 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题与答案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一 选择题。1 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 a kmb m c cm d 尺。2 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 a 乒乓球的直径b 拳头的宽度 c 火柴盒的长度d 保温瓶的高度 3 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考试时间 90分满分 100分 卷一 满分 30分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 角,那么反射角是 a 30b 60c 90d 40 2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b 光从空气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