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7《奇妙的克隆》教案新人教版

发布 2023-01-02 04:34:28 阅读 4650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7《奇妙的克隆》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难点: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一、导入。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二、预习查评。

、检查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2.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每个大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解释什么是克隆。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2)说明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

3)重点介绍克隆羊“多利”的情况。(4)克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2、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3、“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4.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5.克隆的“奇妙”体现在**?你能找出课文当中列举了哪些克隆的例子吗?(按顺序)6、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四、合作**(一)读第一部分。

1、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2、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3、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并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呢?

4、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1)展示克隆鲫鱼的出生过程。(2)展示中外的克隆技术。

二)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1、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2、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4、这部分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

5、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做呢?

6、克隆技术大事记外国:

2024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克隆设想。2024年:科学家开始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

2024年:克隆青蛙实验取得突破,青蛙卵发育成了蝌蚪,但是在开始进食以后死亡。2024年:

科学家进行克隆鼠实验,据称用鼠胚胎细胞培育出了正常的鼠。2024年:第一只胚胎克隆羊诞生。

2024年2月24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克隆羊培育成功。科学家用取自一只6岁成年羊的乳腺细胞培育成功一只克隆羊。

2024年2月23日:英国ppl医疗公司宣布,该公司克隆出一头牛犊“杰弗逊先生”。2024年7月5日:

日本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的两头牛犊诞生。2024年7月22日:科学家采用一种新克隆技术,用成年鼠的体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第三代共50多只克隆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克隆动物克隆出克隆动物。

2024年5月31日: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成年体细胞克隆出第一只雄性老鼠。2024年6月17日:

以美藉华人科学家杨向中为首的研究小组利用一头13岁高龄的母牛耳朵上取出的细胞克隆出小牛。

2024年1月3日:美国著名华人杨向中,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6头牛犊。

2024年1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猴成功,这只恒河猴被命名“泰特拉”。

2024年3月14日:曾参与克隆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培育出5头克隆猪。

我国:我国成功繁殖克隆兔体形要比普通兔大许多。2024年5月中旬成功地繁殖了一只胚胎细胞克隆兔。

三)默读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1、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

3、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五、拓展延伸1、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2、美国大片《第六日》: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亚当,在**里亚当被克隆,这其实是一帮犯罪分子的阴谋,真亚当和克隆人亚当与犯罪分子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结果正义战胜了**,但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发生了,两个亚当共存,**就这么结尾了。这不得不上我们深思,看来导演把这个包袱扔给了观众,他也解决不了。

正如我们课文中的一句话“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3、你如何看待以上问题?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克隆是福音”或“克隆是恶兆”。

1)反对克隆人。

克隆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克隆人可能有很多先天性生理缺陷。

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③克隆技术有可能被滥用,成为****的工具。④从生物多样性上来说,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克隆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广泛传播,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2)支持克隆人①“不让我们克隆人,就是不让我们修正我们的错误,人类历史难道能够这样构造吗?”—纽约时报书评》

“当然应该‘克隆’人,如果谁第一个掌握了这个技术,他就是我真正的、也是唯一的竞争对手。”—比尔·盖茨。

“克隆人绝对是科学上了不起的进步,克隆技术必将创造21世纪的辉煌。”—麻省理工学院生命工程教授约翰·布洛克。

“人体商业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无与伦比的成就,毫无疑问,克隆技术的出现将为世人创造一个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市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

六、辩论赛。

可不可以克隆人?

多克隆几个爱因斯坦,社会发展一定会快得多。②如果克隆了希特勒,是否又要爆发世界大战?

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和面对的问题。

六、小结。1、请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

2、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

七、达标检测。

八、作业设计。

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7课

奇妙的克隆 教学实录。执教者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周丽君。点评者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曾祥芹。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四个小标题的内容。速读课文,筛选信息,思考问题。1 速读第一节,用一句话概括 什么是克隆 并辨析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 速读第。二 三节,填写 克隆技术的进程 并理...

八年级语文17周周练

八年级语文 上 第17周周练 b 1.给加点字注音或填写汉字。20分 绥 靖阻遏 锐不可当 寒噤 仄 歪 张皇失拂 晓瓦 l地ji o 鞠 躬 颤 巍 巍 z n 物箱箧然无存 肃 m荒 mi人听闻掳 悚。惶 急 chu n 疤诘 问霹 雳 交卸 奔丧 狼 j 簌 簌 f 闲颓 唐琐屑 凹 凼尴 尬...

八年级语文17课导学案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 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 筛选资料 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知识链接 1 走进作者。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