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凛冽(lǐng) 蒙昧摧枯拉朽(xiǔ) 咆哮。
b.绯红(fēi) 劳禄眼花缭乱(liáo) 湛蓝。
c.绰号(cuò) 映衬夕日欲颓(tuí) 诘责。
d.脸颊(jiá) 教诲杳无消息(yǎo) 畸形。
解析:a.“凛”应读作“lǐn”;b.“禄”应写作“碌”;c.“绰”应读作“chuò”。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很多场所的**空调长期不清洗,管道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细菌、灰尘等随着空调风吹入室内,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d.刘晓娅走起路来抑扬顿挫,风风火火的,丝毫不像个女孩子。
解析:a.“语无伦次”指说话没有逻辑,没有条理,不能用来形象错别字多;b.
“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词,不符合语境;d.“抑扬顿挫”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不能用来形容走路。)
3.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d)(3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主体是新闻的躯干,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b.从《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她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c.《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一路走过了乌鸡国、女儿国等多个国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d.《红星照耀中国》中张学良把司令部迁到西北后,开始大举进攻红军,几个月后,他和他的一些军官才认识到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
解析:d.“才意识到”有误,早在南方同红军打了几个月的仗以后,张学良和他的一些军官就有了这个认识。)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解析:a.将前两个逗号都改为问号;b.括号起解释说明作用,去掉破折号;d.问号改成逗号,第一个感叹号改成问号。)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d.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解析:a.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由于”或“使”;b.语序不当,应将“表决”与“讨论”互换位置;c.语意重复,删去“不足”“不当”。)
6.语言运用——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d)(3分)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因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解析:a.“拨冗”指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属敬辞,还有“特此通知”也不合适;b.“光临”用于对方,敬辞;c.“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用于“庆典”不合适。)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2分)
1)《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5)《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梁甫行》: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7)《野望》: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8)《赠从弟》(其二):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9)《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答谢中书书》一文中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2分)
蚕儿。陈忠实。
从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摊开,把一块缀满蚕子儿的黑麻纸铺上,包裹起来,装到贴着胸膛的内衣口袋里,暖着。在老师吹响的哨声里,我慌忙奔进教室,坐在课桌旁,把书本打开。
老师侧过头把小小的教室扫视一周,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其他年级写字,二年级上课。”
老师领我们读起来:“一六得六……”
我念着,偷偷摸一下胸口,那软软的棉团儿,已经被身体暖热了。
一节课后,我跑出教室,躲在房檐下,展开棉团儿,啊呀,出壳了!
上课的哨声响了。
二年级写字。”
老师给四年级讲课了。
我终于忍不住,掏出棉团儿来。那两条蚕儿果然出壳了。我取出鸡毛,揭开小铁盒。
哐”,头顶挨了重重的一击,眼里直冒金星,我几乎从木凳上翻跌下去。慌乱中,铁盒和棉团儿都掉在地上了。
老师的一只大脚伸过来,一下踩扁了那个小铁盒;又一脚,踩烂了包着蚕子儿的棉团儿。我立时闭上眼睛,那刚刚出壳的蚕儿啊……教室里静得像空寂的山谷。
过了几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一、二年级被分给他教了。
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之前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问。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
他牵着我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多咧!”
他高兴了,笑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而好奇的光彩,“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候,他在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帮着我们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可没过多久,老师却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我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的纪念章,金光给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所小学里教书。当老师的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蒋老师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了上面……
选自《陈忠实文集选文有删改》)
8.请根据下表对文章进行梳理,在空格处补充情节或“我”的心理感受。(3分)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中国对联文化
中国对联文化。对联起源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 桃符 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 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谓之 题桃符 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
2019秋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德江县民族中学2014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姓名学号得分 一 语文基础部分 40分 一 填空题 29分 1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每空0.5分,共3分 憎恶 疮疤 震悚 骷髅 滞笨 愧怍 2 苏州园林 作者叶圣陶,原名 江苏人,家 家。3 背影 是一篇散文,选自作者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他...
2023年秋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 13背影 教案
1 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重点 2 重点 明确行文线索。重难点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 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