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统考质量分析

发布 2023-01-01 00:40:28 阅读 5412

泸水县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历史。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泸水一中张丽红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由县教育局统一制卷检测,并要求全县七所中学进行统一阅卷,现就八年级历史试题检测及结果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的基本特点。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型: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30题,合计60分。

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共20空,合计20分,第三大题简答题由2小题组成共20分其中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2分。

1、考卷突出强调“三基”,突出主干。“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历史考试一贯的命题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

本次考试基础性较强,覆盖面广,各部分的知识点分布比较合理,同时,兼顾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

2、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中要求学生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18小题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传唱着《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歌曲,这些歌曲所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a歌颂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政d抗日救国。 3、试卷中渗透学科联系的特点。

如:1)选择题3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对联:“提携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他颂扬的是( )

a曾国藩 b左中堂 c李鸿章 d张之洞。

2)选择题26 从昆明乘火车到海防,再乘轮船去上海,这样的行程出现在__铁路开通以后。

a淞沪 b京张 c滇越 d唐胥

这些题目很好的体现了与语文、地理等学科的结合。 4、但美中不足的是简答题出的有点生硬,不能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应用能力,它都完全靠学生的记忆得分,这样不能更好的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距。

二、试卷考查结果。

一)学生答题情况:

全县应考学生总人数1582人,实考1575人。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90-100分共有10人,80-89分共有88人,70-79分共有138人,60-69分共有199人,50-59分共有246人,40-49分共有269人,30-39分共有290人,30 -39分共有229人,20-29分共有246人,10-19分共有102人,0-9分共有4人。优秀10人,良好81人,合格294人,总合格385人,总合格率为24.

44%,平均46.8分。最高96分,最低6分。

二)泸水县八年级历史考生答卷结果分析。

表一:泸水县八年级历史各学校的分数段统计如下:

表二:泸水县八年级历史各学校合格率及名次统计如下:

表三:泸水县八年级历史三个大题的平均分、得分率统计如下:

表四:泸水县八年级历史各校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三)除此之外对三大题型的各小题得分情况做了调查,其中选择题2,9,10,15,20,22,23得分率相对较低;1,3,4,7,8,13,14,18,19,27,28,29,30得分率稍高些;填空题中2,7,8,12,14得分率偏低,简答题中1小题准确率较低。

三、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学生卷面存在的问题)

1、基本知识薄弱。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如:

简答题1题要求写出《马关条约》的内容我们大多数同学写出了《辛丑条约》内容;2题要求答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而我们大多数同学却写了***,孙中山等。

2、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书写不认真,答题不规范,不讲究条理答题有些混乱。在简答题中表现尤为突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3、发音的不准确造成失分也有不少,例如:填空题12蒋介石我们同学写成蒋价石,还有第7题民主写为民族。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4、错别字严重,填空题李鸿章写为李鸿张;梁启超答为梁起超;叶挺写成叶庭;新疆写为辛疆等等。

5、个别同学考试态度不端正,在答题处写上不会不知道不要问我。

6、所填答案含糊不清。选择题尤为突出a不像a,d不像d。

7、有同学选择题会出现空白。

8、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好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能力题的得分也高。而有的学生基础,能力相对要弱些。

好的学生考96分,弱的同学6分,9分,10分。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本次试卷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中没有任何偏题、怪题、难题,甚至还有送分题。

如简答题靠记忆就能得分,而我们部分学生却出现空白。但却产生了一些低分的同学,这部分同学在历史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四、今后教学方向。

1、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无论什么类型的考试测评,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和图表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如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政治常识等,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的意识。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联系的方法,养成联系的意识,综合掌握各科知识。

4、注意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历史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格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乐园。

5、同时加强学生的书写和语言发音能力,养成答题讲究条理性的习惯。

6、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教师要更多地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效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交给学生开启历史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物理试题 1

a 放大的 b 缩小的 c 正立的 d 倒立的。11 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 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 草地 b 袋鼠妈妈 c 天空 d 灌木丛。12 小华从家中到学校通常步行lomin,则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最接近于 a.8m b.80m c.800m d.80...

上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结束了,在本次考试中我所任教的4个班级的成绩很不理想,原因很多,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为此就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以地图出版的教材为依据,考查对象为八年级全体学生,总分为50分,其中选择题15分,非选择题35分,考试时间60分钟,采用闭卷形式进行...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上学期期末

2008 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陈廷舜。本试卷共四部分。一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 填空题,有四个小题,10个空,共计10分。三 问答题,共三题,每题8分,共24分,四 材料分析题,两题,共26分。总计,选择题 填空题共占50 问答题 分析题共占50 ...